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路上风光摄影圈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路上风光摄影圈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能不能晒一晒你手里最美的盘山道的摄影作品?
盘山道都在崇山峻岭中,是旅途的重要关口。所以盘山道的风景往往都十分美丽,甚至是让人震撼的。盘山道也给人以哲理和启示,就像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关和重要阶段,越过之前是艰险,是挑战,越过以后就是成就感,自豪感。
我拍的盘山道不多,专门拍的就更少了。下面是拍过的几处,请朋友们欣赏。
去泸沽湖途中:
丹巴中路藏寨:
汉原轿顶山:
康定折多山:
贡嘎山乡雅哈垭口:
雅安宝兴夹金山:
康定雅佳埂:
理塘熊宗卡:
感谢邀请!
如果有的话很想借此展示一下,可惜盘山路目前还没有拍过,有机会找个地方去拍一下。不过,正如问题所说,盘山路蜿蜒曲折,弯弯曲曲,环绕群山穿梭,一直都是亮丽的风景线,是很好的摄影素材。
利覠视角再次感谢您的邀请,谢谢!
怎样利用平行线和相交线,构思出唯美的风光摄影作品?
天地有大美而无言,自然界和谐神奇之美,用摄影手法来表现其色彩和线条的斑斓与柔美是每个摄影者的探索和追求。由于被摄环境形状状态以及光线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构图方法,同时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的中心,构图方法很多下面只谈谈风景摄影中的平行沟图和交叉构图。
平行构图 根据风景的水***性,***取的构图方法,具有平静,宁静,平稳感,常用水平拍摄,根据画面决定拍摄对象的位置。
交叉构图 是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这种构图可以提现出较强的动感,突出主题,产生美感。
感谢邀请。
在摄影中,点、线、面,是最重要的画面构成元素。而在风光摄影中,线条更是绕不过去,最突出的就是地平线,所以线条的利用,其实也不只平行线和相交线,你可以分成水平线、垂直线、规则线。
上面已经说到,在风光摄影中,最绕不过的就是水平线,像地平线、山平线、天际线、云际线等等,在构图上也有二分法、三分法等。
水平线在风光摄影中,通常以山地之间、天地之间、水天之间等的分界线,有着沉稳、平静、安静、祥和的意境,但在实际运用中,既然是水平线,就要保证其水平,不能出
现倾斜,那样就会让人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与原来要表达的意境也会有很大出入。
有时候,画面中可能会有几种形式的水平线出现,这种线条,不但在形式上给画面“划区”,还可能在色调上、冷暖上划区,多个水平线的出现,只能是让画面更有机,而不是更杂乱,它的作用是将画面捋的更合理、更顺溜!
垂直线虽然不像水平线那么无处不在,但在风光摄影中还是随处可见,像高楼、树木、线杆、人物等。
平行线和相交线在画面构图中,都是分割画面的线条。在摄影实践中,运用得当就会提高作品的质量,运用不当就会让作品成为废品。
第一,平行线一般指水平线。基本要求是水平的平行线要与地平线的平行度保持一致。比如,前景是水面的风光片,水陆相交线应与地平线保持平行。平行线也有另外的形式,比如竖平行线,竖平行线是与地平线垂直的线,构图时要与建筑物或者其他竖直的参照物保持竖平行。再比如视觉上的菱形平行线,所有的平行线都是斜的。在构图时,要保持平行线之间的平行和秩序性,根据拍摄场景,确定线条少的简单构图,还是线条多的复杂构图。
第二,相交线有少量相交线和多个相交线之分。在构图上,少量相交线和多个相交线的优劣都存在。但是,最基本的一点要求也是秩序性。画面有了秩序感,看上去就平衡、稳定。多个相交线的存在,如果没有秩序性,画面就凌乱,主题和主体无法突出。
第三,在某些场景,不要过于苛求水平或相交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打破常规,往往会有惊喜。
人生路漫漫,如何摄影沿途风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离骚》的名句,借此来显示攀登梵净山的心情,再合适不过。
登山犹如人生,人生路漫漫,如何拍好沿途的风光呢?
梵净山蘑菇石是攀登金顶沿途的重要风景点,也是攀登顶金顶的重要一站。
看到金顶,忍不住雀跃,只要有勇气,我们离金顶只有一步之遥了。
登金顶的道路弯弯曲曲,只有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登顶。
从蘑菇石看金顶,金顶在云雾中忽隐忽现,道路险峻曲折。
云雾中的金顶,希望就在前方,无险风光在险峰。
上山的道路虽然曲折弯曲,人们还是选择向山顶挺进。道路是艰辛的,前途是光明的。
我们鼓起勇气,克服恐惧心理,奋力登顶。
过了这座跨山桥,我们就可成功登上金顶。
旅行,一直是各位摄影人喜欢做的事情,无论是短途的,还是长途旅行,往往能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发现有趣的拍摄题材,那么怎样可以令旅行拍摄变得更有把握和更轻松呢?一起看看以下的“旅行拍摄”技巧吧!
(一)好好***你的行程
要顺利拍出好的旅行照片,一个详尽的数据搜集和旅行***是必须的,因为你首先要知道哪里有好的拍摄题材,什么是合适的时间。而且有些特别的活动只在某些日子举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便会错过精彩时刻的拍摄了!
但是,旅行拍摄其中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其“冒险”的成分,因此不妨找一些时间拿着相机到处看看,或许能找到一些***以外的惊喜呢!
好好***你的行程
(二)携带合适数量的器材
器材对于旅行拍摄真的非常令人头痛,带得少又怕不够用,带得多重量也是一个问题,在拍摄了众多旅行后,我会这样安排,看看是否适合你:
1.[必备]一部机身、备用电池、清洁用品2.[必备]广角和长焦镜头3.[必备]旅行三脚架4.[建议]鱼眼镜头5.[建议]大光圈定焦镜头6.[建议]减光滤镜、渐变灰滤镜、偏光镜7.[非必要]外置闪光灯
笔者通常是一机3镜、滤镜和一支三脚架便出发,这样足够应付大部分的拍摄需求了!
(三)自驾游令拍摄更轻松
说起人生,我感觉活在当下的人们是幸福的,更是快乐的。
不管平时有多忙、有多累,但是每周都有两天休息时间,而且每年还有很多的节、***日,合理利用这些时间,足够我们有所选择地去观光旅游。
在旅途中,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古城古镇、江海湖泊等等景区、景点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所到之处,人们都会端着相机或是手机进行拍照,留下自己心中的[_a***_]。
走一路,拍一路,这是我的爱好。无论去哪儿,我都会带着相机,即便没有带相机,我也会使用手机进行摄影。我平时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古城、古镇,还有花海、湖畔,当然,还包括一些海拔不算太高的山陵。
无论在哪儿,我的习惯都是一边走,一边看,一双眼睛在景区内飞速地扫描,一旦发现有好的景观,就及时将它们拍摄下来,每拍一张,都要再检查一遍,如果不理想,就会重拍,直到满意为止。
在拍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美。同一个景物,在不同的角度下,它所表现的美是不一样的,这要根据景物所处的位置,***取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光线、不同的姿势去拍,这样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照片。
旅行游玩回家之后,还要及时对照片进行分类保存,在电脑文件夹的相册里著明时间、地点,便于今后查找利用。
#我要上头条#
人生路漫漫,拍拍又何妨?人生从儿童到老人,不过几十年或者百来年光景,但沿途经历的事和物,却是记不清、道不完的。如果能够用摄影的方式把“沿途”的风光记录下来,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啊!因为,摄影既记录了风光,又记录了你的经历,更记录了你那颗爱美、赏美、发现美的心灵。
美景何其多,美事何其乐,风光自然美,何乐而不为?祝愿各位老师和友友的人生,就像你“沿途”的风光一样,美丽动人!
外出摄影拍风光和人像作品,你带哪两只镜头出行?
外出摄影拍风光和人像,以前我用全画幅相机的时候,主要带的是17~35mm/f2.8(佳能老一代超广角变焦镜头)和70~200mm IS ‖/f2.8镜头。
随着年龄的增大,到高原地区背负全画幅器材,体力渐感不支。2017年9月置换成残幅的富士相机,外出拍摄就携带12~24mm/f4和55~200mm两支镜头。
对于我来说,外出摄影,全画幅或者残幅相机分别按以上规格即超广角变焦镜头和中长焦变焦镜头各一支,基本上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风光和人像的拍摄的需求。
看来,你是外出拍摄的“老手”了。因为暗示我们外出拍摄风光和人像作品需要带两支镜头,哈哈。
依照我的拍摄体会,外出的话,兼顾风光和人像,带上24—70/2.8和 70—200/2.8这两支镜头较为实用。
24—70/2.8和 70—200/2.8镜头是两支性能优良、实用性极广的镜头,用这两支镜头,基本能适应于90%的拍摄场合,而且,效果都很不错。
24—70/2.8镜头视野开阔、拍摄范围大、视觉冲击力大,非常适合拍摄风景、人物活动和人物类照片;如果遇上了横向画面特别宽广的场合,运用一下接片的拍摄手段,结果一定会非常惊人。
70—200/2.8镜头的特点是范围适中、压缩感强、可以虚化背景、细节刻画清楚。我的使用习惯是24—70/2.8做挂机头,70—200/2.8做备用。
人物类照片的拍摄使用70—200/2.8,给你与被拍摄者之间拉开了空间距离,特别是小孩,靠得太近了,难免会使被拍摄者产生压抑感,带来表情的生硬和不自然,距离拉开了,这一问题也就解决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路上风光摄影圈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路上风光摄影圈图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1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