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静物摄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静物摄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外出旅行拍照时,你的摄影包里都带什么设备?
我带的装备会比较全面一些。机身会带两台。广角、长焦、微距和鱼眼,各种镜头一个都不能少。偏振镜、减光镜、渐变镜各种滤镜也要准备。三脚架和八爪鱼也都会带着。
一套装备下来,足足3斤重啊。哈哈,我是玩手机摄影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今天厂家还给我寄来了一套方片滤镜,过两天我带出去感受一下,测试的效果我会分享到我的头条号。对各种手机器材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进入我头条号首页,私信中回复“镜头”,即可查看详情。
现在手机的外部设备也很丰富,很多款的品质也都不错,可玩性很高。下面分享一张我用微距镜头拍摄的作品。从细节的展现,到焦外虚化柔美的效果,如果不是100%放大来比较,是不输相机作品的。
最近两年我基本上都是以手机拍片为主,尽管在画质上还不能和相机媲美,但只要用心,一样能拍出好作品。否则,即便装备再好,如果技术或者审美不过关,拍出来的也是电子垃圾。
下面两张照片分别是张匡龙和Lithium的作品,他们都用手机拍摄,他们是iPhone 全球摄影大赛的获奖人。
外出旅行拍照时,你的摄影包里都带什么设备?
基本是相机+广角变焦+偏振镜,当然电池、充电器、备用存储卡必备如果没有其他要求,只是在旅行中偶尔拍照,其他的就不带了。
很多人喜欢带24-70或者24-105,也是为了多拍些题材,一般一个人也不要求人像,风光还是广角实用。
如果有时间去景区搞创作,还是要多带一些,比如85定焦或者百微,或者70-200都可以。三脚架基本很少带,除非跟摄影团出行。感觉两镜基本够了,三镜太沉了,所以我选择广角变焦+百微,这样风光人像微距都可以搞定。其他的气吹,滤镜有的话还是带上。灯有大光圈镜头也可以不带,毕竟现在机器高感不错,可以满足一般需要。
外出旅行,个人的摄影包里的常用器材配置多是无人机+单反(个人包中常备的器材是佳能5D IV+EF16-35mm f/2.8L II USM+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大疆M***ic2 Pro)+三脚架+滤镜+***设备。
首先,一机双镜,16-35mm既可以拍风景又可以拍环境人像,70-200mm变焦镜头,既可以拍特写又可以拍一些风光,广角与长焦兼顾使用,基本上能满足日常的所有拍摄了。
白鹭桥芦苇荡人像
广角强调画面的透视效果,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长焦镜头则在拍摄特写、小景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长焦镜头在构图和取景上更加方便。
其次,便是无人机,无人机在视角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如云南无量山樱花谷、色达、***不夜城、翡翠湖等这类大场景,可以互补单反拍摄的视角,表现出远近景物层次分明的空间***感,有利于表现画面主体山脉、原野等气势或地势,也有利于展示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无量山樱花谷
大柴旦翡翠湖
色达
看情况,如果出门旅行的目的就是准备专程好好拍照的时候,通常会开车去,而且至少会带上一个机身、一只70—200、一只16—35、一只50定,外加两至三只闪光灯、反光板、机顶闪光灯柔光罩,一个三脚架,三个灯架以及电池、充电器、引闪器、快门线等等各种附件。
如果是带着老人和孩子出门,就只带一个机身、一只24—105,一个闪光灯,其他的就不带了,因为根本没时间好好拍照,带太多东西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如果是出差的话,就带一个微单加一只50定以及电池、充电器、储存卡,碰到要拍广角就掏手机出来。
首先,我从来不用摄影包,因为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是搞摄影的,也不想让别人看出来我带了[_a***_]的了。
其次,凡是笨重的摄影器材,我都没有的了,我只喜欢轻便的摄影器材。
再次,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其实用手机就足够了,真的,如果手机搞不定的,我有时候会用微单有时也会用单反。但是,我的单反或者微单,机身都没有笨重的,镜头也没有笨重的,三脚架嘛,我用富图宝的手机三脚架,一样可以供单反或者微单使用的了。
大家可能对我上面这张照片,感到非常的困惑不解,其实,很多时候,你拍摄了那么多精美的垃圾,真的有意思吗?我建议大家都认真阅读一下李少白的作品或者图书,你看了李少白老先生的照片,你会感觉,唉!风光摄影,好像真的只有李少白的才看得下去了,以前看的都是精美的垃圾了啊!
可能你会觉得我这个光线摄影学院不务正业,没错,我只是研究摄影和传播摄影文化的,并不是真正的职业摄影师,所以我的身份比较特殊的了。
你最向往拍摄什么样的照片?也就是你的摄影理想是什么?
我是摄影行业的从业者,主要做些摄影服务,包括授课和摄影旅游带队。我自己很喜欢拍纪实和扫街,但是出于工作需要,却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拍摄风光之上。
很多人会问,拍风光和拍纪实不都是摄影么?其实不然,如果是有一定拍摄经验的影友就会知道,风光和纪实拍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摄影领域。前者更重视等待,从作品角度反应的更多的是情绪。而后者更看重观察,从作品角度更多反应的是观念。
这大概也是把兴趣当工作的无奈吧。
图1图2是工作。图3图4是兴趣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从事摄影有十余年了,对自己的拍摄有一些感悟和体会。说到理想,对于摄影人来说,就是自己的艺术追求。我的摄影理想有三个关键词:愉悦、启迪、正能量。
第一,愉悦。
我觉得,我拍摄的照片应该能给人以愉悦,通过观看后身心愉快、赏心悦目。
有人说,摄影是一门瞬间艺术,是摄影师不断做减法的艺术。面对纷繁复杂的万物景象,需要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将美好的景象与瞬间留下,呈现给观众和读者。它抑或是美丽的静物,或人让人心动的精彩瞬间,又或是难得一见的奇妙事物。总之,这样的摄影作品能给人观看或阅读的***,让人眼前一亮,或为之莞而一笑。
第二,启迪。
看一张图片,能给人以启发,让人有所思,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每个摄影者都有自己的思想,表现在拍摄的题材上。
我的拍摄思想是想传达世界的美。
所以我自己设定的座右铭是: 用美的视角欣赏周边的事物,用寻常的镜头凝固下一切美好的瞬间。
所以我喜欢拍摄的题材更多的是美丽的鲜花,壮美的自然风光。偶尔应邀拍拍小朋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大笑],唯美的画面总是让人心情得到放松,产生愉悦的感觉。
摄影并不是随意地按下快门拍摄键,而是让每一个人都拥有捕捉生活瞬间的机会。片面追求技术的提升,久而久之就看不见自己的成长,技术只是用来表现灵感的工具,而灵感的爆发,是由个人的审美决定的。我很向往的并不是要拍摄什么样的照片,我向往的,是拍摄自己喜爱的照片的过程和历程。
我最向往拍摄的照片,是能够表达我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达到光线的自我控制,能够较好的拍摄出自己心中的大片,这样的照片,能使我一生为之倾倒,每每观之,便会有无限的遐思。它不具体到什么题材,也不具体到什么地方,什么人物,或者什么花,什么糖水,只要能出发我的思绪,即可。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看待写实油画,越来越写意化、形式化?
时代的潮流,就像游戏,从一开始黑白机,像素,一直到阶段的主流风格。
然后说到最贴切的穿,也是一直在改,随着时间的潮流,一切都在改变。
唐朝以胖为美,那时的人兴许不会想到如今的主流竹竿衣架形体为美的。
写实油画甚至是超写实的近乎照片油画依然有人追求,早先多,是因为摄影和网络在那时近乎没有,你看早先拍照就是洗照片。而现在拍照都存着有几个洗照片?少之又少,于是,对于写实的甚至超写实的在多数人看来还不如直接拍张照片,审美也逐步变得更在意概括的意境,就像现在流行的扁平简约。
这是艺术的一种客观发展规律,纵观所有的艺术门类,当一种艺术手法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后来者就越来越难有新的突破,写实手法当然是其中一种。于是后来者开始寻求其他方式以求突破,写意、抽象,乃至观念、波谱、装置纷纷登场,其实这个过程西方早在印象派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转型,随之而来的梵高、毕加索把这些进程进一步的推向艺术转型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静物摄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静物摄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1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