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非洲草原动物摄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非洲草原动物摄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非洲大草原的动物有什么特征?
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的动物有: 狮子,猎豹,鬣狗,角马,狒狒,斑马,非洲象,印度豹,水牛,瞪羚,水羚,尼罗鳄,河马,犀牛,长颈鹿等等。
1.狮子:雄性体长达260厘米,体重180~250千克,颈部有鬃毛,雌兽体形较小,一般只及雄兽的三分之二,是唯一雌雄两态和群居的猫科动物。分布于非洲的大部分地区,生活于开阔的草原疏林地区或半荒漠地带,习性与虎、豹等其他猛兽有很多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猫科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
2.猎豹又称印度豹,是猫科动物的一种,也是猎豹属下唯一的物种。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奔跑时速可达120公里。猎豹全身都有黑色的斑点。从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条纹,尾巴末端的三分之一部位有黑色的环纹;后颈部的毛比较长,好像很短的鬃毛一样,体型纤细,腿长、头小。
3.斑马是一种常见于非洲的马科动物,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每只斑马身上的条纹都不一样。斑马站约135厘米,肩宽54英寸,重量约为315公斤/ 700磅,其特点就是黑色的鼻子和脖子上的直鬃毛。雄性比雌性体型略大一些,背部有一条狭窄的暗条纹从它背部顶端开始一直延伸到垂下的鬃毛尾巴处。
4.河马是河马科河马属的一种大型食草性哺乳类动物,淡水物种。体型巨大,体长超过3米,肩高1.4米,雄性平均体重1.5吨,雌性1.3吨,老年雄性可以达到2吨,躯体粗圆,四肢短,脚有4趾,头硕大,眼、耳较小,嘴特别大,尾较小,下犬齿巨大,长50-60厘米,重2.5千克,呈紫褐色.胃三室,不反刍。
什么导致了非洲有大量的野生动物而中国没有?中国也有大量荒山?
有大量野生动物的地区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不管是非洲还是中国都一样。
中国也有可以繁衍大量野生动物的地区,比如西藏啊。你能跑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去抓野生动物回来吃啊? 再说,野生动物大量繁殖也和畜牧业一样需要草场,草场不足,也没法养活这么多动物。非洲那边看起来野生动物多,其实中非大草原生活的野生动物也就是上百万的规模。现代畜牧业的效率比野生动物自然繁衍的效率要高的多了,内蒙古那边一户牧民就可以养几千头牛羊,一个旗的牛羊数目都能超过非洲草原的野生动物数量了。非洲草原坐敞篷车里的人近距离围观狮子打架或者捕食,真的安全吗?
如果遵照游览规则去做,基本上都是安全的,这些可供坐敞篷吉普参观的地方都有安保措施。有持枪的导游,而且参观区域内有吃人前科和倾向的猛兽都被猎杀或者转移了。反而要注意大型食草动物,比如象、河马犀牛等等,大部分的伤害是食草动物造成的。
每当我们从电视荧幕上看到那些拍记录片的人坐着敞篷车靠近非洲猛兽时,都会在荧幕前惊呼,担心那些猛兽随时可能会扑向冒险者。其实,大多时候我们完全没必要替冒险者感到那么紧张,因为拍记录片大多时候是一个团队完成的。既然是一个团队,那么在镜头之外必然有保护力量或者措施。很多时候,拍摄组在荧幕故意营造的惊险***能够强烈触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可以吸引观众保持兴趣看下去,只有看完了节目,记录片的宣传目的就达到了。
那么在非洲大草原上,记录片拍摄组怎么拍摄的呢?
在非洲草原上,每个区域都有野生动物管理员,不同区域分布的物种不同。由于这些管理员长时间在一个区域生活,经常出没于这些野生动物的领地和视线内,因为对他们没有任何攻击性,很多区域内的野生动物久而久之,对管理员的出现也就习惯了。少数动物从小丧失父母保护被管理救助,还有些与其他野兽搏斗受伤后辈管理员发现救助的,这些被救助的野生动物中有的会与管理员比较亲近。拍摄组可以专门挑这些与管理员亲近的野生动物录制节目,有管理员在现场的镜头之外安抚这些猛兽,自然会安全很多。
除了动物管理员,还有一些痴迷的动物研究专家,他们熟悉所研究的动物习性,有些专家还指导如何与他们沟通交流,有这些专家的现场指导,节目组可以降低风险,进行更自然真是的拍摄。
在荧幕镜头之外的现场,会有幕后团队提供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比如在拍摄狮子时,有些节目组为了追求真实感,的确会去拍那些与管理者不亲近的猛兽,但是那样会非常危险,所以现场保护团队会准备***、具有强烈气味***的驱兽剂、冒险者应急躲避的封闭式车笼。当然也有杀伤性***,一般情况下杀伤性***不会先用,除非冒险者逼近生命危险等级范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非洲草原动物摄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非洲草原动物摄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2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