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奇怪动物摄影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奇怪动物摄影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些动物和昆虫让人看上去恶心,身体不由自主的一抖呢?
作为一个天生就不怕昆虫的人,我来分析一下:
首先楼上说的确实是对的,没有天生就怕昆虫的人,大都是在周围人的影响灌输下才害怕的。比如"它们会咬人","它们有毒"之类的。还有就是对昆虫的外表厌恶,因为很多昆虫长的很奇怪吓人。
比如说
预
动物长相奇特什么意思?
动物长相奇特意味着该动物的外貌特征与其它动物不同,具有独特性和奇异性。这些特征可能是由于该动物的生存环境、进化过程、物种特征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
例如,某些海洋生物可能具有独特的身体形态和颜色,以适应深海高压、黑暗等环境。而一些陆地动物则可能具有独特的体型、毛色、面部特征等,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存需求。
总之,动物长相奇特是自然界多样性的体现,也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机会。
你拍过哪些小动物的特写镜头,可以分享一下么?
邂逅“飞鼠”(鼯鼠)(听村里人说,这种小动物是夜里出行,晚上用手电筒一照,眼睛反光极亮,呆楞在树上,很容易被发现击伤捕获)。
那年9月,结束拍摄下了瑞云山。行走到大源村路口大樟树下新建的排水涵洞上方路面时,无意间的往涵洞下看了一眼,却看见了涵洞底下一条高约60cm的缓冲水泥坝上,蹲着只似猫非猫似鼠非鼠的小动物。
搭在背上的尾巴绒毛粘结直立着,好似“嬉皮士”
的发型。身上的绒毛也成团粘结。看来这小家伙是掉入涵洞水中过。路面距涵洞底太高,拍不清也看不清。得下去。一来可以靠近拍摄。二这涵洞大且深,没有外来帮助,这小家伙是难以脱困,也容易落入些人之手(此时已有不少过往和等车的路人也在围观)。
从涵洞的出水口进入,新建的涵洞道淤沙很少,流水平缓刚没脚面。很容易接近。小家伙看上去有些惊恐。
怕过于近惊跑了小家伙,便在距离其5米多时停了下来,放缓脚步,边拍边往前挪,近些,近些,再近些~
不知为何,小家伙竟然让我移到不足2米的近距离,并没有逃走意识。这倒是可以安心的拍摄。边拍心里边嘀咕着,这是什么动物,肯定不是松鼠,哪是什么,眼睛那么大,是夜行动物。也担心处在背光处的小家伙光照不够,试着打开机顶闪光灯,按下快门,就见小家伙两眼白光一闪,哈,好强的眼睛反光,这只有在夜行动物中才有。
继续往前挪。小家伙跑到坝的另一端,那儿有条依着坝竖立起来的长条木板凳。小家伙立在板凳顶端,阳光下,好配合~
好了,小家伙谢谢你,到了该我们一块走出这儿的时候了~可就刚稍收拾好相机往前走进一步时,板凳端上的小家伙一跃飞起,不,不能说是飞,是滑行~只见这小家伙平伸的前后肢上连着整片的毛膜,尾巴平伸直在身后,那模样就象个平稳滑行的风筝。
我不禁脱口喊出:是飞鼠~。这只有在《动物世界》里见过的场景,今天见着真实版的了,只是可惜了,没料到有这么一出,也就没能拍下来。
滑行落地的小家伙快速往下涵洞进水口方向逃走,可没多远,就停了下来。前方的洞底已经让水流覆没。看来,小家伙畏水,只好又回到水泥坝上了。
重新回到坝上的小家伙再也没离开坝上,只是在坝面上来回逃避着“请走”。借助涵洞底下一把丢弃的大竹扫帚将小家伙压制住后,用戴着的渔夫帽将小家伙象逮猫样由脖颈处裹住抓起。
说来也奇特,在走出涵洞的途中,小家伙很安静。可刚一接近出水口,小家伙便折腾起来,赶紧走上几步来到地面上,顺势松手,小家伙一落地,眨眼间就没入草丛之中。
鼯(wu)鼠,也称:飞鼠,飞虎。头宽眼大,耳廓发达。后肢略长于前肢。前后肢之间有披软毛的皮褶,称:毛膜。在高处,往下跃时伸出四肢,展开飞膜,就可以在空中由上往下的向远处滑翔。成年鼯鼠体长约25cm,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收拢飞膜时外形类似松鼠。巢穴多建在岩石崖壁洞隙或树洞里,洞内铺垫干草,冬季以干草封洞口御寒。昼伏夜出,性喜安静多独居。尤其爱***吃松树柏树的籽,针叶和嫩皮。偶尔也捕食甲虫等小型动物。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
(原创图文,谢谢观看)
南美沼泽发现史前巨鼠,比人还大,无敌存在,它怎么就灭绝了?
南美沼泽发现史前巨鼠,比人还大,无敌存在,它怎么就灭绝了?
在巴西西部的亚马逊雨林中,科学发现了两个奇怪的动物骨骼化石,一个几乎几乎是完整的,另一个则只有头骨的部分,但能比较能完整展现这种动物的脑容量,经过计算机扫描重建后,科学家发现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巨型啮齿类动物。
一千万年前,一只大型啮齿动物在巴西的雨林中觅食
发现史前巨鼠的论文第一作者何塞·费雷拉表示这种动物的体长超过了1.5米,重量超过80千克,几乎和一个成年人的体型接近,它的体型已经完胜现代水豚(现代水豚是最大啮齿类动物,不过50千克而已),与这种史前巨鼠相比,现代褐鼠的重量大约只有200克。科学家已经将其命名为Neopeiblema。
Neopeiblema是已经灭绝的灰鼠的近亲,生活在1000万年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沼泽中。它的体型在雨林中几乎没有天敌,捕猎的过程很简单,只要它静静的隐藏在雨林与草丛掩护下守株待兔而已,只要有猎物经过,将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击,用他锋利的门牙撕开猎物的肌肉,一击必杀,从不失手!
何塞·费雷拉表示Neopeiblema的毛色可能比较暗淡,这在沼泽草丛中是一种保护色,使得它免于被其他动物捕猎,或者能非常好的隐蔽自身在出乎意料的时刻发起攻击。
其实并不是,因为还有一种莫尼西鼠的体型比Neopeiblema还大,身长超过3米,体重超过1000公斤,大约和一头水牛差不多,不过两者生存的时代可不一样,这种莫尼西鼠的时代在400万年-200万年前的前上新世至更新世早期,不过和Neopeiblema一起都生活在在南美洲。
莫尼西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奇怪动物摄影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奇怪动物摄影图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3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