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摄影峰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人物摄影峰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g20合影位置如何排?
由于G20不是国际组织,不设***和常设秘书处,因此在领导人合影上并无成文规定,大体遵从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方式。具体而言,既遵循国际会议合影的惯例,又根据峰会的不同主题、主办方的自主性以及各国提出的诉求进行统筹安排。
国际会议合影的惯例是:以东道主为中心,以右为尊,按领导人的职务高低和任职时间长短来安排。通常情况下,下一届峰会主席国领导人站在本届***国领导人右手边,上一届峰会***国领导人则站其左侧。
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情况下重大国际会议当中,第一排站国家元首(***、总统、国王);第二排站***首脑(总理、首相);第三排站国际机构代表。自2008年以来,G20峰会中、美、俄三国是合影第一排的固定组合。
大体上来说,G20领导人合影的“C位”主要是“三驾马车”。“三驾马车”是对G20领导人峰会上届***国、本届***国和下届***国的习惯叫法,不过这种叫法已经在2011年G20戛纳峰会的公报中得到了官方“规范”。
在“三驾马车”中,东道主站在最中间,右边是下一届峰会***国领导人、左边是上一届峰会***国领导人,这代表着“三驾马车”的紧密团结和衔接。
除此之外,其余各国领导人则大体以职务高低、任职时间长短来安排站位,另外,通常G20领导人峰会合影都是分三排站立,从前往后通常依次是国家元首、***首脑和国际机构代表。
而其中任职年限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基础的站位“指标”,在往次合影中,我们印象中传统大国的领导人也曾被“挤”到靠边的位置。
如何看待G7峰会不同国家发在社交网络上的照片?
近日在加拿大召开的G7峰会期间,不同国家的媒体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之间的角度差异引起了各国民众的热议。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如何能增进我们在国际政治方面的知识?
其实,人们往往把国际政治视为高大上的领域,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将其拟作生活中的普通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政治。在生活中,人们拍照时“抢C位”,在群聊和朋友圈中“斗图”很常见,尤其是在***圈,“C位”往往意味着人物的地位和重要性。在国际政治中,道理也是一样的。由于国家元首或***首脑是一国队内、对外的最高代表,领导人的站位就是一国国际地位和实力的象征。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中,除了东道国有“特权”外,往往正式的集体照中都是大国领导人居于中间位置,而无足轻重的小国往往就只能站在边边角角被边缘化。因此,各国媒体为了突出本国领导人的重要性,在拍照时当然要选取对本国有利的角度,让本国领导人尽量居于“C位”。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媒体的重要性,大国、强国的媒体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媒体虽然都声称自己是公正、独立、客观、无倾向性的,但实际要做到这一点几乎不可能。一方面,媒体受到资本和政治的影响,报道时会倾向于本国的立场,另一方面,媒体有时也会迎合受众的偏好,以博眼球的报道获取更多的关注。当前,世界的话语权主要由西方媒体掌握,美联社(美国)、法新社(法国)、路透社(英国)作为世界三大新闻社,极大地影响着世界的消息来源和立场。
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即使现场照片也不一定就是眼见为实。当今世界媒体异常发达,各路消息几乎能够瞬间传遍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接受信息时应该拥有思考和辨别能力,经常对信息保持谨慎的态度,多问几个“真的是这样吗?”(当然,合理的质疑是建立在事实基础和逻辑上的,不是让你去当“杠精”。)
最后,G7峰会不同角度的照片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出7国集团内部的分歧。G7国家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分歧始终存在,只是特朗普这个“非典型总统”使这种分歧暴露得更加充分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摄影峰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摄影峰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3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