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新动物摄影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最新动物摄影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做一个微距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小昆虫、小动物的互动场面?
- 江一燕的摄影作品《火烈鸟的爱》表现的是真实的瞬间吗?
- 给你10万元,用一年时间去深山守候拍摄珍稀鸟类的繁殖、成长全过程图片,你会去吗?为什么?
做一个微距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小昆虫、小动物的互动场面?
镜头如何选取
有几款特别适合微距摄影的镜头。当然了,用外接镜结合普通镜头,也可以起到放大的效果。比这更好的选择是,换掉普通镜头,直接相机配合外接镜,放大效果会更好。但是,对于微距摄影初学者来说,最方便灵活的方法是:一步到位,直接买个专业的微距镜头就行了。
时下微距摄影最普遍的是 90-105mm 焦距镜头,能达到 1:1 放大效果。也有稍短一点的焦距,例如 50mm 或 60mm,但与此同时,拍摄范围也随之缩短,必须离拍摄对象非常近才行,用这种镜头拍摄昆虫等生物时,很可能就把人家吓走了。
1:1 放大率意味着,最大程度对焦拍摄对象,它在传感器上显示出的镜像,和真实生活中一样大。如果有个 36×24mm的全画幅传感器,那么想要拍 36mm 大的昆虫,实际大小刚好能和照片相匹配。
江一燕的摄影作品《火烈鸟的爱》表现的是真实的瞬间吗?
不是会不会拍的问题,而是你的装备够不够得着的问题。打鸟需要大炮,大炮动不动就是好几万一个,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而且那些说打鸟不需要技术的人还歇着了,谬论!打鸟一靠装备,二靠耐心,三靠技术。
1、用拟人的方式拍摄动物,或者把人类的特有的符号、动作、表情等元素,融入到动物摄影中,是比较常见的手法。
2、火烈鸟本身并不是在取悦人类,而是其自然的形状比较可能组合成某个图形,在人类社会,有特殊意义。
3、摄影需要一定的时间、耐心、机缘巧合,同时也考验摄影师抓怕的能力。所以投入时间多、设备好、反应快、有耐心、认真观察,拍出精品的概率就会高一些。相反,时间少、设备差、反应慢等等,拍出精品的概率当然会很低。比如一个常年在国内拍摄的摄影师,拍到火烈鸟的机会当然几乎没有了。一个常年在非洲国家公园,专业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影师,当然概率要高很多。
4、火烈鸟在非洲比较常见,本人去坦桑尼亚,城市中心的海边,就可以看到大片火烈鸟,但是野生动物,想要接近并不容易。所以要有400~800mm左右焦段的镜头,才比较合适。另外镜头的对焦、光圈等指标,也非常重要。所以要拍好,不是一个小投入。当然,动物园也有火烈鸟,但是拍摄的环境、背景,动物的神情,肯定都有很大差距。
300mm的镜头,在这个距离,就飞走了
给你10万元,用一年时间去深山守候拍摄珍稀鸟类的繁殖、成长全过程图片,你会去吗?为什么?
10万有点少,要是给我50万我愿意待在深山里一年拍摄鸟类的繁殖,因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个事情。
小时候,我家屋檐下有一窝燕子,每年春天它们都会飞到我家开始新的生活。在这里它们产下若干颗蛋,经过孵化在某一天你会听到叽叽喳喳的叫声,在万物复苏的季节,新生命的到来总是让人兴奋的。
燕子的生长非常快,不到一个月小燕子就会飞了,然后它们可以自己在外面觅食,到了秋天,燕子一家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直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飞回来。
生命的繁殖和生长是一件非常奇妙的过程,如果能够将这一切拍摄下来,无疑是很棒的。
但是,这个过程漫长而枯燥,一定不是那么好度过的,只给我10万块,我才不会去做。倒不如好好挣钱,等有了钱自费去做这件事。
野生动物的繁殖不家畜家禽有不同的特点,都具有季节性,过了繁殖季节是拍摄不到有价值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一般鸟类在越冬前多数会迁徙到适合生存的另一个区域。而有些定居动物有点会冬眠或半冬眠,也有的动物在严冬季节居住在洞穴里多日不出来活动。
搞野生动物研究,选择研究对象不同,研究动物的栖息地也有差异,一般都是选择重要的季节,进行全程观察。
目前,条件好的项目组,可以使用摄像设备进行长时间全程监测录像和录音。录制的影像声音材料通过无线设备传送到指定电脑(服务器)里,这样更方便研究。
另外,如果针对野生动物某个环节进行研究,使用无人机和航拍器也有不错的效果。
至于提供10万元经费,是否愿意常年在偏僻地方常年观察研究问题。搞野生动物研究人员都有体会,从事这方面的人员必须经常这样做的。包括很多野生动物摄影人员也都有体会。
目前的技术条件,搞野生动物研究,不是考验人的耐力,没有不要需要人常年24小时坚守在一个地方,这样得不尝试。
本回答供参考,欢迎关注野生动物专家李长生头条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新动物摄影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新动物摄影欣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3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