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6.1风光摄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6.1风光摄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喜欢风光摄影,有哪些好用的app可以提前查看机位、查询日出日落和风向的呢?
- 旅拍风光人像,一镜走天下16-35镜头够用吗?
- 风光摄影,有得聊吗?谁来聊个两千字起步的拍摄经验?
- 风光摄影如何拍摄出豆腐块即视感?
- 摄影老师们常说的“画龙点睛”,在摄影作品当中,具体都有哪些表现呢?
喜欢风光摄影,有哪些好用的app可以提前查看机位、查询日出日落和风向的呢?
你所提问的问题,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看自己对于摄影理解,和一种喜爱程度,个人认为一般了解天气就好,还是得有摄影技巧和一定摄影知识储备!
2、确定拍摄主题,确定拍摄的季节与其时间段,就是掌握好拍摄的时间节点。
3、拍摄技巧,掌握各类风景摄影,拍摄参数以及结合环境因素,调整设置。
4、就是你得有一个好的摄影设备,没有好的摄影设备,你是拍不出好的,摄影作品。
5、最重要的是对于摄影,你得还有色感,这也决定了风光作品的档次!
以上仅供参考
你好,就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利用***来看机位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能看机位的***无非也就是各大地图***,国内有百度地图,腾讯地图,国外有谷歌地图(这个目前是圈内主流)。具体怎么看呢?打开地图,查看当地的卫星地图,比如你是要拍城市立交,就可以先打开卫星地图,看这个立交桥的东南西北,那一面有视野比较好,高度比较高的楼房,平面地图是看不到的。然后在你看机位的同时,还可以大概模拟一下拍摄景象,这个就需要你对摄影有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了。在国外很多知名的风光摄影师,在拍摄自然风光时,都是利用谷歌地图去看地形,朝向,光线,然后决定具体拍摄的时间。
第二,查日落和风向,一般是使用天气***或者更加专业的气象***来实现的。
查询日落,对于风光摄影很有很有必要。因为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城市,都是靠天吃饭。举个例子,一般拍摄风光最好的时间就是在日落后的半个小时内,此时光线最为柔和,***如***上报告今天6点日落,那你最晚也要五点半到达机位,找角度,调机器,然后等待拍摄时机。至于风向,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其实不用担心,风光摄影中更看重光线而非风向,至少我还没见过哪位摄影师严格到对风向有要求的
昨天刚好去爬了个楼,就是用上述方法自己找的机位,有想拍摄城市风光的朋友不妨参考一下。
我是谨言,成都的自由摄影师,主攻风光。原创回答,朋友们多多支持。
旅拍风光人像,一镜走天下16-35镜头够用吗?
其实我推荐2只镜头,佳能24-70mm f/2.8l II USM和16-35mm f/2.8l II USM两支镜头都是红圈牛头,大光圈、对焦很宁静迅速,在画质上不分上下,而且在各自相对擅长的功能领域里都是难得的好镜头。
先来说说16-35mm f/2.8这款镜头。16-35mm是一款广角头,视线宽广,对于拍摄风光片和建筑类的景观时有很高的利用率,如在拍摄海边、沙漠、草原以及宏大宽阔的建筑物等大场景时极具视觉冲击;虽然16端的畸变也是难免的,但可以肯定的说,16-35mm是旅途中拍摄风景的利器。
再来看看24--70mm f/2.8这款镜头。24--70mm覆盖了24、35、50三个常用焦段,70端也是我们常常用到的人像焦段。这款镜头的24端虽然没有16宽广,但也完全可以用来拍摄风景,而50-70的焦段又非常适合在旅途中抓拍人物,所以,24-70的称得上是一款中广角的一镜走天下的镜头,这也是许多人把它作为挂机头的缘故。
还要分析一下你的需求。我不知道你是侧重拍风景还是拍人像? 简单的说,你如果这一趟旅途主要是拍摄风景,那就一毫无疑问一定要带上16-35;但如果你既要拍风景,又要拍人像,比如你和家人一起出游,自然要给家人拍一些旅行照,那样的话,24--70就比16-35更加实用了。另外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经有16-35和24-70这两款镜头,其实我见过一些人出门一机两头、一机三天的背着。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有16-35和24-70,不妨都带上,换着拍拍,摸索一段时间,到底16-35和24-70哪个是你的最爱,你自己一定就会有自己的判断。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一镜走天下16—35够用吗,首先说说它的性能 16-35mm f/4L IS USM上市之前,对于它的定位一直是众说纷纭,有些用户认为它是EF 16-35mm f/2.8L USM的“平民版”, 有些用户却认为它是佳能 EF 17-40mm f/4L USM的代替版。虽然新镜头的上市价格较EF 17-40mm f/4L USM镜头偏高,但是新16-35mm的广角端更广,又加入了许多特殊镜片以及IS防抖系统,在说说旅行,如果在路上喜欢拍摄这一个頭还是不够的,不过也有很多朋友说出门旅行就不要把自己搞的那么累,我也同意这样看法,好的风景都在路上,我觉得还是够用的以下都是呼伦贝尔美拍如果喜欢可以关注我谢谢了
我长期在藏区旅行拍摄,仅仅是业余爱好,都是一镜走天下,八妖搭配28-300,很方便,那些背几个镜头,要么带助理,要么在四千多米地方在叫你爬个几十米山坡,还要带上脚架,看看累不死你才怪。
1.子梅垭口2.措卡湖2.羊卓雍措4古格遗址5新藏线红山湖6丙察左大流沙7.夏诺多吉8寸冬海子9.丙察左玉曲拐弯处
旅拍风光人像,一镜走天下16-35镜头够用吗?
摄影人[_a***_]都知道,外出拍摄镜头的选择上,真是让人很头疼,镜头带的少了吧,用的时候不方便,镜头如果带多,出行很不方便,是很大的负担。
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旅拍风光人像,一镜走天下16-35镜头够用吗?
这个问题得分几种情况来定了,比如,只是记录到此一游式的人像拍摄,那么这个佳能大三元之一的镜头是没问题的,16-35可以拍摄风光,并且记录旅途人像。
如果我们去一些场面比较大的地方,本人觉得这个镜头拍摄风光都有些欠缺了,比如去西藏、云贵的梯田、福建的霞浦等地方,那咋都得用70-200的镜头。
16-35是支相当好的广角,是拍摄风光的利器,我们如果是普通以游玩为主的话,这个镜头也是够用了,拍摄风光再拍到此一游的照片也是可以应付。
如果要好,本人觉得如果再带一个小小的50定焦就可以完美解决旅拍的问题,16-35负责拍摄风光,在需要拍摄人像时用50镜头拍摄,这个小定焦也是不重,成像也很不错。是个值得推荐的镜头。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各位朋友补充或评论。
旅游时选择带什么镜头,确实是比较难,带多了怕重,带少了又怕失去好的风景。16~35镜头我去欧洲旅行也经常带,该镜头拍出的风景照片大气有视角冲击,特别是拍国外的建筑。拍人像我一般用35段拍,这样可减少畸变。我认为不同焦段的镜头,会拍出不同焦段的风景效果,不同角度的美。以前选镜头很纠结,实际上掌握好每个镜头的特性最重要,总归有取舍。如果体力许可,可多带一个镜头,70~200或者50定焦。以下用16~35镜头拍的人像。
风光摄影,有得聊吗?谁来聊个两千字起步的拍摄经验?
我觉得,风光摄影有的聊,只是我们过少过窄的拍摄经验,与学识、审美、认知不相匹配。要聊风光摄影,两千字不够。
无人机起步400字。
水下摄影起步500字。
后期修片起步800字。
照片转化商品起步1500字。
拍摄景点选择30字 。
拍摄季节40字。
实拍经验120字。
个人风格90字。
审美经验50字。
各位摄友,大家好!今天再来聊聊一下风光摄影的话题,有些摄友说这个话题有得聊吗?我个人认为那肯定有得聊了。
一,我们来谈谈一下什么叫做风光摄影,风光摄影,是以展现自然风光之美为主要创作题材的摄影作品。比如自然景色、城市建筑摄影等。
二,拍摄风光摄影的最佳时段
风光摄影的最佳时间一般是早上9点~10点左右,当然如果拍摄晨曦或者晚霞就另当别论了。
三,风光摄影以什么为主
风光摄影以构图为主,注意焦距的选择要兼顾前景、中景和远影、并用色彩或色调来表现想要的画面构图。
四,风光摄影需要带什么距焦镜头
1,看看我们要用什么的相机,同样是佳能或尼康品牌,由于感应器芯片的规格不同,所以镜头的焦距差别很大,需要看你的机器。
2,使大面积的风景还是风景中的小品,抑或是远处的景物,各不相同,也不能一概而论。
3,是否能够承担远距离背负的压力和重力。尽量多带镜头,只要能够背得动,各有各涌出,特别是很难去一次的地方,想要拍出好照片,必须要适当的镜头,那种所谓一镜走天下,拍摄效果往往会打折扣,所以还是好镜头时好片子的保证。风光摄影显然是外出,注意自己的能手能力。
我个人认为:只有满足两点就会把照片照好。一个是相机(器材);一个是技术技巧(经验)。器材要有经济实力的支撑,而技术技巧要有智慧和长时间的磨练总结、不断的向成功人士请教观摩,吸收学习名家实践成功的收获体会。要动脑,不要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风光摄影如何拍摄出豆腐块即视感?
很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从您的提问中可以看到有两个要点。
第一要点,拍摄的内容是风光,风景
第二要点,有豆腐块的即视感。
首先说下什么是风光摄影,风光摄影主要以展现自然风光之美为主要表现手法,包括如自然景色、城市农村风光等都算风光摄影。给人以感官和心灵的愉悦,对于拍摄者也是一次发现美的心灵旅程。构图形式主要有三分法构图、对角线构图、s型构图等。
下面再说豆腐块既视感,看下面我找的这张豆腐块被子照片,怎么样有没有豆腐块的即视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网上也没有这样的说法,我个人感觉就是要把所拍的风光内容刻意按照某一规律构图,立体感,毕竟照片是二维的,例如下图我拍的这张风光照,中规中矩,构图竖向分了三等分,构图稳重,大桥在中间稍稍靠右一点,这样并没有破坏我的构图,而且我想要拍摄到的内容也都照顾到了,整个画面就想第二张豆腐块被子一样整整齐齐,给人一种豆腐块的即视感,再配合光源,打出阴影来,像三图的素描球的阴影,本来二维的圆通过打光,阴影看着就有了立体感,有了动感。
这就是我的回答,就说这么多吧,多看多想多感悟,感谢您的提问让我来回答。
摄影老师们常说的“画龙点睛”,在摄影作品当中,具体都有哪些表现呢?
我们常说的摄影作品画面的“画龙点睛”,也就是摄影中的兴趣中心,就是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兴趣着眼点。使欣赏者在看到一张摄影作品时,目光一下子注意到那一点,或者是在没有明确主体的风光照片时,目光最终落下的那个位置。那么如何在摄影中表现兴趣着眼点,来画龙点睛呢?
一、兴趣中心的选择
兴趣中心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个线条,可以是人物、动物,也可以是一个物体。兴趣中心一般不是摄影主体,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兴趣中心通常来说只是一个元素,所占画面比例较小;而摄影主体在画面中是需要重点突出的,占据了大部分的画面。比如下边的这张照片,身穿红色衣服的少女就是兴趣中心。
二、兴趣中心的位置
在一张照片中,兴趣中心的位置一般放在接九宫格的交点上,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兴趣中心一般都是色彩鲜明、形状漂亮的物体,来吸引观者的注意。而且它还应该与摄影主体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样才会成为一张照片的点睛之笔。如下图中的主体是梅里雪山,而兴趣中心就是白塔的金黄色的塔尖。
想了解更多的手机摄影知识和技巧,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个人主页《董宏伟手机摄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6.1风光摄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6.1风光摄影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4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