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静物花卉团扇摄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静物花卉团扇摄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团扇怎么选?
团扇的选法:
团扇的形状各种各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设计样式形状,但是还是有比较流行的主题样式的,以下几种团扇都是好看又好用
1.圆形团扇
比如典藏的白绢地绣孔雀漆柄团扇,就是圆形的团扇。
2. 花瓣形团扇
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通长48.2cm,扇宽31cm。扇作十二葵瓣形,扇面黑绸地上双面绣折枝蛱蝶菊花。
唐代团扇的结构?
介圆形或近似圆形,柄不长,多为唐代女性随身佩带。 团扇由竹子和纸制成。中国团扇一般在扇面画上仕女图。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又名纨扇,而后传入日本。团扇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团扇的是宫廷贵族。到平安时代末期,才允许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圆形团扇
白绢地绣孔雀漆柄团扇,通长44cm,扇面径16.5cm。扇圆形,黑漆边框,中以白绢为地,运用双面绣技法,以红、粉、橙、赭、绿、蓝、紫、黑等色,并加入多种间色丝线,绣松树下,牡丹花丛间,一孔雀昂首垂翼,徐行于坡上。物象造型较为程式化,用色大胆而浓重,效果强烈,富于视觉冲击力。针法疏犷而熟练,画面生机盎然。此扇黑漆柄镂空,并阴刻卷叶、松针纹,制作相当精巧。
花瓣形团扇
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通长48.2cm,扇宽31cm。扇作十二葵瓣形,扇面黑绸地上双面绣折枝蛱蝶菊花。绣幅宛若图画,讲究虚实向背,层次分明,构图因扇骨而划分为左右二部分。其设色淡雅凝重,不用大红大紫,只在蝶翼稍加较鲜艳的红色,以点亮画面。绣面匀薄,针脚细密,针法相当纯熟。扇面下部有如意形护托,护托正背面分别镶有染牙镂空花片及刺绣桃蝠装饰。扇柄竹制,首尾牙头茜色,柄身留青花卉湖石,工艺亦有可观。
芭蕉式团扇
丝花鸟牙柄刻八仙团扇,通长45cm,扇面最宽31.5cm。扇作上广下狭的芭蕉式,扇面中央于桃红色地上缂织折枝牡丹、梅花及绶带鸟,其铺排全依画理,花枝偃仰有致,小鸟尤其生动。值得注意的是,物象形体边缘以丝线缂出,其内则为添笔彩绘,这样既降低了工艺难度,又使局部更为精致和写实,反映出清代缂丝的新风格。扇幅正背面花纹相同,线条清晰平整,系使用了新兴的透缂技术的结果。扇面下部配四出柿蒂形护托,一面饰缂丝加绘宝相花,一面刺绣卷草纹。扇面整体以红、蓝二色为主调,牡丹及梅花亦分别用二种丝线滚边。配色和谐,恰到好处的蓝色稳定了画面,使其不显甜腻。扇柄牙制,嵌犀角顶头,柄身阴刻填漆八仙纹,黑白分明,写形传神。
介绍团扇的说明文?
团扇起源于中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圆形或近似圆形,柄不长,多为唐代女性随身佩带,在中国商代的记载以及古埃及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最古老的团扇,商代的团扇以羽毛制成。
在日本室町时代末期,团扇由竹子和纸制成。中国团扇一般在扇面画上仕女图。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又名纨扇,而后传入日本。团扇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团扇的是宫廷贵族。到平安时代末期,才允许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团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
团扇起源于中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
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
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
王昌龄《长信愁》诗:“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名为“团扇”。圆形或近似圆形扇面,扇柄不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静物花卉团扇摄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静物花卉团扇摄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4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