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风光摄影行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风光摄影行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家把旅游或日常拍摄的美景及难忘瞬间,共享交流下摄影心得?
前段时间就近了趟贺州,游览了历史悠久有近千年的古镇黄姚。当然贺州除了黄姚,姑婆山也是著名景区,大多数游客都把这两大景点列入行程。据说黄姚始于宋代,兴于明朝,盛于清朝乾隆年间,历史考证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去探讨。黄姚古镇四面环山,空气纯净指数一流,老百姓普遍高寿,因而有长寿乡之称。黄姚跟桂林都属于喀斯特地貌,而黄姚虽说是4A景区,但跟国内其他古镇不同的是,这里少了几分喧嚣,商业气息没有过于浓重。古镇的建设布局很符合中国人的风水理念,这里因地制宜形成了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匾,有匾必有联。黄姚跟国内大名气的古镇相比虽然显得有点小众但不逊色,黄姚古香古色古韵,小桥流水青石板路,有着大家闺秀的尊贵气质,清新、优雅不俗气。在黄姚的两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着八百年轮的龙爪榕和带龙古桥。带龙桥是热门游览点,在这里穿上汉服和旗袍,手握花伞摆一个优雅的造型,绝对分分钟出大片。当然拍摄时间的掌控与安排很重点,如果你不想前后左右的“亲戚”太多的话,那你就必须早睡早起,利用清晨的黄金时段拍摄。去黄姚古镇的交通很方便,广州南坐动车到贺州站,贺州站有去黄姚的专线旅游中巴,票价20元。广东籍游客去广西、贵州旅游凭身份证明可以五折买到大部分景区门票,优惠时间从2018至2020年底。朋友们,广西和贵州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我们有时间而且经济尚可的话不妨去支持一下,只要不大手大脚省点花用不了几个钱。下面是我在黄姚古镇拍摄的照片,希望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六月下旬我们从乌鲁木齐租车自驾,走独库公路从库车回独山子的中途,选择入住那拉提镇。这个镇子坐落在218国道两侧,挨着山边是大片农田。时值日落时分,金色的麦穗在夕阳照耀下闪闪发光,当我转身想去车上拿三脚架之际,滚滚红云翻滚而来,像一座拱门搭在两边的雪山上,横跨218国道。这种景象平生第一次见到,激动的顾不上架脚架,狂拍一气。画面太宽,我只好平行拍摄三张,后期接片而成。遗憾的是,应该用竖片连拍相接,才能更好地展现当时宏大的场面。
想去徒步康定白海子,风景怎样,路线和行程应该怎样安排?
成都-康定-老榆林-过渡营地-花海营地-白海子-营地-花海营地-白海子-老榆林-康定-成都
这条线路能让你领略到这些:
1、蜀山之王贡嘎神山的身边,圣洁巍峨的雪山,静谧如斯的海子,惊艳、绝美。
2、康定东南方,闻名登山界的白海子山雪峰之下,一望碧绿,杜鹃环绕。
3、海拔4500米的高原,在那离天更近的地方,云雾氤氲的白海子,恬适、淡美而又宁静。
4、“情人的眼泪”——“白海子等待着每一位爱她的人来看她”。
5、情歌的故乡、茶马互市的重镇——康定。
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老榆林乡白海子山的山坳之中的白海子,碧玉如翡翠一般,玲珑多姿,海拔约4300米。它位于田海子山系中的一座白海子山的山脚,这一带拥有众多海子,如上黑孩子、下黑孩子等等。都是远古时期冰川和地壳运动造成的。在巍峨的雪山环绕下,如少女一般静静侯在山峦之中,等待我们去找寻她。它靠着旁边的白海子山而得名奶白色带点翡翠绿,很是吸引人。
路线和行程安排
DAY1:成都--雅安--泸定--康定-老榆林
从成都出发,经成雅高速到雅安,沿着青衣江、二郎山、大渡河行进,经泸定和康定来到老榆林乡住下,行程约12个小时。
DAY2:老榆林--4200米营地--白海子(4300米)--4200米营地
一大早从老榆林出发,天气好的情况下,出发就能看见雪山,大约花去8个小时达到目的地--4200米营地,一个稍微平坦可以扎营的地方。这条路线算是中等强度,需要向导,以免迷路。体力不支者,可以雇佣马匹。扎营之后就可以去白海子探秘了,此段路不好走,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绕开一块大石头之后就来到一个,杜鹃花围绕的地方,温瑞如玉的少女遍出现在眼前--白海子。远处就是白海子山,壮观而雄壮。拍照后便返回营地。
DAY3:4200米营地--康定--成都
第三天返程。
出联:一路回眸,饱览沿途风景行程缓。望师友赐联?
上,一路回眸,饱揽沿途风景行程缓,
下,满亭转身,收拢石阶落叶心境凉。
上联,写漫步春天野径,一路被竞向争奇的野草杂花吸引,不断回首观望,而使步履十分缓慢,有留恋忘返之意。
下联,秋风转凉,不经意来到亭台,转身四顾,处处枯叶,不禁让人生出落寞凄清之慨叹。上下一春一秋,一喜一悲,是谓自然无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风光摄影行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风光摄影行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48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