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图片

C0f3d30c8 2024-08-11 36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你拍过哪些小动物的特写镜头,可以分享一下么?
  2. 有什么办法,能拍摄好雪景当中的小动物?
  3. 做一个微距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小昆虫、小动物的互动场面?
  4. 2020国际摄影奖One-Shot大赛获奖作品有哪些?

你拍过哪些小动物的特写镜头可以分享一下么?

邂逅“飞鼠”(鼯鼠)(听村里人说,这种小动物是夜里出行,晚上用手电筒一照,眼睛反光极亮,呆楞在树上,很容易被发现击伤捕获)。

那年9月,结束拍摄下了瑞云山。行走到大源村路口大樟树下新建的排水涵洞上方路面时,无意间的往涵洞下看了一眼,却看见了涵洞底下一条高约60cm的缓冲水泥坝上,蹲着只似猫非猫似鼠非鼠的小动物。
搭在背上的尾巴绒毛粘结直立着,好似“嬉皮士”
的发型。身上的绒毛也成团粘结。看来这小家伙是掉入涵洞水中过。路面距涵洞底太高,拍不清也看不清。得下去。一来可以靠近拍摄。二这涵洞大且深,没有外来帮助,这小家伙是难以脱困,也容易落入些人之手(此时已有不少过往和等车的路人也在围观)。

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涵洞的出水口进入,新建的涵洞道淤沙很少,流水平缓刚没脚面。很容易接近。小家伙看上去有些惊恐。
怕过于近惊跑了小家伙,便在距离其5米多时停了下来,放缓脚步,边拍边往前挪,近些,近些,再近些~



不知为何,小家伙竟然让我移到不足2米的近距离,并没有逃走意识。这倒是可以安心的拍摄。边拍心里边嘀咕着,这是什么动物,肯定不是松鼠,哪是什么,眼睛那么大,是夜行动物。也担心处在背光处的小家伙光照不够,试着打开机顶闪光灯,按下快门,就见小家伙两眼白光一闪,哈,好强的眼睛反光,这只有在夜行动物中才有。
继续往前挪。小家伙跑到坝的另一端,那儿有条依着坝竖立起来的长条木板凳。小家伙立在板凳顶端,阳光下,好配合~



好了,小家伙谢谢你,到了该我们一块走出这儿的时候了~可就刚稍收拾好相机往前走进一步时,板凳端上的小家伙一跃飞起,不,不能说是飞,是滑行~只见这小家伙平伸的前后肢上连着整片的毛膜,尾巴平伸直在身后,那模样就象个平稳滑行的风筝。
我不禁脱口喊出:是飞鼠~。这只有在《动物世界》里见过的场景,今天见着真实版的了,只是可惜了,没料到有这么一出,也就没能拍下来。

滑行落地的小家伙快速往下涵洞进水口方向逃走,可没多远,就停了下来。前方的洞底已经让水流覆没。看来,小家伙畏水,只好又回到水泥坝上了。
重新回到坝上的小家伙再也没离开坝上,只是在坝面上来回逃避着“请走”。借助涵洞底下一把丢弃的大竹扫帚将小家伙压制住后,用戴着的渔夫帽将小家伙象逮猫样由脖颈处裹住抓起。

说来也奇特,在走出涵洞的途中,小家伙很安静。可刚一接近出水口,小家伙便折腾起来,赶紧走上几步来到地面上,顺势松手,小家伙一落地,眨眼间就没入草丛之中。

鼯(wu)鼠,也称:飞鼠,飞虎。头宽眼大,耳廓发达。后肢略长于前肢。前后肢之间有披软毛的皮褶,称:毛膜。在高处,往下跃时伸出四肢,展开飞膜,就可以在空中由上往下的向远处滑翔。成年鼯鼠体长约25cm,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收拢飞膜时外形类似松鼠。巢穴多建在岩石崖壁洞隙或树洞里,洞内铺垫干草,冬季以干草封洞口御寒。昼伏夜出,性喜安静多独居。尤其爱***吃松树柏树的籽,针叶和嫩皮。偶尔也捕食甲虫等小型动物。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

(原创图文,谢谢观看)

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什么办法,能拍摄好雪景当中的小动物?

这个命题要牵扯到雪中摄影,动物摄影和运动中的物体摄影,这三个方面的拍摄技巧,除了必须的运气之外,还要有过硬的摄影功底和熟练的拍摄技巧,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只有平时练好扎实的内功,掌握熟练的摄影技巧,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够迅速从容的应对,才能拍摄出完美的摄影作品。

首先用长焦,这样你才不会打扰到小动物,才能抓拍!其次就是用大光圈,这样虚化效果好,拍出来的小动物美感十足!至于回答构图曝光那些,我想你应该有专业的水准,我就不长篇大论去讨论那些了!

做一个微距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小昆虫、小动物的互动场面?

镜头如何选取

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几款特别适合微距摄影的镜头。当然了,用外接镜结合普通镜头,也可以起到放大的效果。比这更好的选择是,换掉普通镜头,直接相机配合外接镜,放大效果会更好。但是,对于微距摄影初学者来说,最方便灵活的方法是:一步到位,直接买个专业的微距镜头就行了。

时下微距摄影最普遍的是 90-105mm 焦距镜头,能达到 1:1 放大效果。也有稍短一点的焦距,例如 50mm 或 60mm,但与此同时,拍摄范围也随之缩短,必须离拍摄对象非常近才行,用这种镜头拍摄昆虫等生物时,很可能就把人家吓走了。

1:1 放大率意味着,最大程度对焦拍摄对象,它在传感器上显示出的镜像,和真实生活中一样大。如果有个 36×24mm的全画幅传感器,那么想要拍 36mm 大的昆虫,实际大小刚好能和照片相匹配。


2020国际摄影奖One-Shot大赛获奖作品有哪些?

今年的国际摄影奖(IPA)One-Shot大赛的重点是如何通过一个画面深刻地传达运动的概念。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摄影作品展示了人类、动物和机器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奇观。

“万物运动、变化和进化的概念,是一个通过摄影来探索的伟大概念,”IPA创始人Hossein Farmani说。“看到不同水平的摄影家们如何以多种形式捕捉到这个概念--普遍的、抽象的、人类的、机器的、人类的和机器的--让人深受启发。”

IPA的One-Shot比赛从其大型的年度比赛中脱颖而出。每年的One-Shot比赛的任务是让专业和业余摄影师们,以一个主题灵感创作出一幅作品。在过去的比赛中,比赛要求拍摄的作品都是以“家”、“城市 ”和“气候变化”为主题。今年的 “运动”主题,突出了摄影师如何用一个简明扼要的画面传达出运动的感觉。

今年的大奖由加拿大摄影师Anne Mason-Hoerter获得,她的野生胡萝卜植物合成照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Mason-Hoerter的摄影技术是将一株植物拆开,扫描不同的组件,然后将这些元素与数码相机拍摄的植物整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在野外无法捕捉到的构图。她的最终获奖作品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结合了50多张不同的图片和元素,都是为了[_a***_]这些植物在夜间的运动而设计的。

比赛中,有一个组别以技术和机器为主题,展示了一系列奇妙的人造物体的动作。例如展示了世界上最快的单轮车在空中飞驰,而另一个镜头则以奇妙的水面图案来表现直升机旋翼的强大运动。

“即使整个地球似乎已经几乎停滞不前,但通过这些图片,我们看到了生命在继续,生命在前进。”Farmani表示。“恭喜所有才华横溢的摄影师们,他们都参与了这次盛会。”

其他亮点还包括动物***、篮球运动员飞身上篮、火箭升空等。

以下是来自IPA One-Shot比赛的更多精彩动作镜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感人动物摄影作品欣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51008.html

相关文章

贵州动物摄影集团招聘电话-贵州省动物

本文目录一览: 1、食草动物区地址在哪里? 食草动物区地址在哪里? 1、食草动物区小动物乐园-红肩金刚鹦鹉的地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

动物摄影 2025-04-03 阅读1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