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巨幅风光摄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巨幅风光摄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武汉最大单体喷绘壁画惊艳亮相,江豚遨游60米高大画板, 你怎么看?
- 奥林巴斯相机适合拍风光吗?
- 摄影圈流行一句“底大一级压死人”,中画幅能不能力压全画幅相机?
- 摄影中都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为什么C画幅如富士XT30,尼康D500又很畅销呢?
- 有哪些经典的建筑摄影图片分享?
武汉最大单体喷绘壁画惊艳亮相,江豚遨游60米高大画板, 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我认为,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他的骨骼(建筑),肌肉(艺术),血流(人流),和灵魂(底蕴)!
四者具备,那么这个城市就是鲜活的,给人以无限的生机和魅力!
60米的壁画就是向我们展示了武汉健硕的肌肉,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这样的作品出现,那样武汉将何其美丽,生活在那里的人儿又该何其幸福!!!
谢谢邀请,我对这个东西还不是很了解,我刚刚查了一下,看了资料,发现要完成这样一幅画必须要几个人共同完成,合作成了一个亮点。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因此除了看到这个,我还看到了拿起相机拍照的几个美女照片,说明市民肯定都很喜欢,美化了城市环境。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这段话:这个画面不光是宣传了我们的生态环境也是跟我们的军运跟我们的国庆,为我们的祖国去献礼,也是在描绘我们的武汉包括我们的祖国大好河山,通过我们的武汉为一个起点,去向整个全国去传递武汉的元素和理念。
谢谢邀请。本人观点是:本人认可并喜欢这样做法。白鳍豚是珍稀保护动物,这样大型户外宣传画可以随时提醒人们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一个城市需要多种形式的地标来展示城市形象。而白鳍豚不仅形象可爱,且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盛世中国的光辉写照,在刚刚喜庆祖国70华诞之后,又迎来世界军人运动会,应景之作或者恰逢其会!
长江是中华的母亲河,也孕育了武汉这座城市。江豚是长江中精灵,是象征也是代表吧!画作代表一定的寓意,活力、绿色、文明、传承等!
这是好事呀!一个城市需要多元的文化,这个巨幅的艺术作品既给武汉的城市增添靓丽的风景,也给城市带来了艺术气息。国家的发展以及城市的环境建设都需要多方位的进步,为武汉的这个作品点赞👍
奥林巴斯相机适合拍风光吗?
说明均转载色影无忌上照片,世界上只有两种防抖奥林巴斯防抖和其他防抖,抛开全幅使用习惯,用实际照片看看奥林巴斯相机使用有什么不一样。在这里回答的基本是全幅用户,跳不出全幅使用思维,搞不懂和M43差异,他们回答往往都有明显全幅使用习惯色彩,根本不懂奥林巴斯使用习惯,什么叫奥林巴斯防抖带来使用习惯差异,相机最好看图,感受M43相机和全幅使用习惯差异,关键看你如何发挥M43相机,镜头特色优势。
图二,300mm和2倍增距镜手持拍摄,(等效1200mm)
图三,手持2秒拉爆
图四,手持2秒拍水流,无ND镜
图六,手持5秒夜景5千万超高分辨率
图六七,手持8秒夜景光轨
图八,手持15秒夜景极限铁手挑战
图九,手持300mm Pro(等效600mm)根河零下20℃挑战
不要相信老法师的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你尽管拍就是了,不要问太多。请把心思花在如何拍?如何拍的更好上面吧。提高技术是重点。用手机拍出大片的还大有人在呢!难道M43会比手机差吗?
很适合,我用的就是奥林巴斯无反相机,em5,真出色彩很好,用好的镜头,拍风光不成问题,与一般apsc画幅相机拉不开差距,当然也许比不上全画幅相机。
这是我拍的静物
摄影圈流行一句“底大一级压死人”,中画幅能不能力压全画幅相机?
按画幅党的逻辑,自然是碾压全画幅😁,宽容度、画质都更好,像素更高。
但是中画幅机器又大又重,连拍慢,镜头群少且贵,防抖弱,视频偏弱,功能少,对焦一般(gfx)。
所以其实不能只看画幅,要把其他指标综合起来分析。
最重要的是摄影技术,技术好拿个m43 也能拍出大片,技术差拿个中画幅恐怖也会拍出手机感。看到过好多拿全画幅配套头或手动镜头拍片的,照片真一般。
摄影设备好成功率高是真的,但是感觉唯武器论盛行真的又不是那么回事,至今有老摄影家用胶片拍摄中,好的摄影作品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技术是第一的,绝不是有了好器材就能拍出好照片的。
同样的CMOS或者胶片,尺寸大肯定效果更好,这点没有什么争论的。关键是商家怎么引导消费者,目前来看,全画幅这样的小底更赚钱,毕竟用的人多,小白也更多,不断淘汰升级器材周期更短。用中画幅的摄影人可能也有小白,但能想象到绝大多数对摄影是有比较高的要求,或者商业用途的,这样的群体的钱不好赚啊。
“底大一级压死人”这是早期数码发展阶段对大感光元件必是大像素的概括说法,大像素就能拍出分辨率更高的清晣照片。摄影感光元件和数码科技发展到今天,各个生产厂家的技术参差不齐,有些全画幅相机的像素已超过中画幅,如以SONY为代表的a7R4全画幅像素是6100万。当今,底大意谓着相机大机更重,不一定是像素压死人,肯定是重量压死人。
摄影中都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为什么C画幅如富士XT30,尼康D500又很畅销呢?
千万不要相信器材党那种开口便是“买相机必须一步到位买全幅单反“的论断,全幅单反的画质确实要更好,但是还不至于好到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的图片画质一眼就能[_a***_]出来的地步…本人全幅和半幅以及普通微单相机均拥有,有过比较才有此一说!下面的图片,哪些是全幅?哪些是半幅?哪些是微单拍摄的?您分得出来吗?
c画幅就是半幅机,或者说是残幅机。你说的富士xt30,“冷机”,估计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没有见过,在此不好评论。主要是后者d500,可能大家见得最多的了。为什么说这个单反相机那么“牛”?而且价格一直在c画幅最贵的,并且长期经久不衰,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它是广大普普通通爱好拍摄小鸟的人们所选机型,没有其它了,除非是全画幅的d6。
“打鸟”者选择这个尼康d500,因为这个机型就是专门设计来作为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单反相机,其心脏比一般普通c画幅相机高级,模块和处理器都是全画幅d6的,也就是说,它内部主要部件是全画幅上的。这样一直让它的价格贵的一个原因。拍摄小鸟有拍飞版这个主要内容,每秒能达到十张以上,除了全画幅d6或者佳能1dx外,目前c画幅只能是d500了。
拍摄小鸟的庞大摄影爱好者中,不是每个人都是“土豪”,都不一定买得起几万块的全画幅d6或者1dx的,但是自己又想拍摄小鸟,那么,d500是最合适不过了,经济实惠,万把块的价格,还是让很多人能买得起。尽管这样,大家都还是把这个d500调侃为穷人的单反相机。尼康这一点,确实是成功的,装几个全画幅的模块和处理器,不仅提高了相机质量,而且不算很高的销售价格,几乎完全让拍摄小鸟爱好者们能接受,关键在于它的较高品质和质量以及它的实用性。
刚刚查了一下两大网站的单反销售数据,其中天猫的销量冠军是佳能 EOS 200D 单反套机 (EF-S 18-55mm)
京东的销售之冠是佳能(Canon)EOS 80D 单反套机(EF-S 18-200mm f/3.5-5.6 IS)
的确,正如题主所说,底大一级压死人,相对于全画幅单反相机来说,画质上的确要比半幅相机好很多。但问题是用户购买相机除了画质,还会考虑其他的因素。
这个非常重要的,其实大部分人买相机主要是为了记录生活。平时拍拍家人,外出旅游拍拍风光和一些纪念照。半幅机的小巧轻便就更有优势了。
如果你不是职业摄影师,拍的照片也不打算打印出巨幅海报的话,半幅相机的性能是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的。
这点也很重要,4200元就可以入手EOS 200D ,而全画幅相机至少也得是万元的投入吧。
所以综上考虑,这种小型的半幅相机,包括题主说的富士XT30,尼康D500,更受市场欢迎就不足为奇了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在这方面的误区。
“底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话是单纯地从画质上来评判的,因为“底”越大,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就越多,画质就越好。但就摄影来讲,特别是在专业摄影领域,画质只是一个方面,并且不一定是必要考虑因素。在专业摄影上,摄影师考虑的更多可能是相机是否更加适合自己的摄影领域,比如新闻摄影可能更多考虑的是高感,比如在极端环境下更多考虑的是相机的稳定、可靠性等。
像富士XT30,这复古造型的高颜值相信就已经吸引了很多人,再加上其比较亲和的价格、小巧的机身、诱人的高感、快速准确的眼控等,势必圈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
而尼康D500半幅顶级旗舰,连拍速度最高达10张、拥有153点多点对焦等性能比肩全幅高端d5,而价格却低了很多,还有D500高感的良好表现,使其成为新闻、体育等方面摄影师的最爱。
所以,画质并不是相机唯一衡量的标准,何况这两款机型的画质还相当不错!摄影师在选择适用自己的相机时,还会在对焦、连拍、高感以及相机的稳定、可靠性方面来考虑。
这两款机型畅销,说明这两款机型定位消费群准确,完全迎合了这部分消费群体的使用需求,加上便携、高颜、价格优势等,就不难理解其畅销的原因了。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
相机买的不是单单是个底,还有机身的性能和用途,综合考虑的,看了很多人说职业摄影师用全画幅用中画幅还有大画幅,其实不准确,首先职业摄影师对于器材来说就是工具哪个顺手满足需求用哪个,而职业摄影师又分很多种,有的看中对焦,连拍,有的看中像素解析度,有的看中便携耐全天候,而画幅越大像素可以做的更高,可以输出更大画幅和提供极高的解析度。
而我也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恰恰是全副改富士半幅,因为带来的轻便是全画幅无法相比的,还有就是常说的性价比,如果准备2万元购买一台xt3和3支干活的头能完成的工作,何必去买更贵更重的相机呢
有哪些经典的建筑摄影图片分享?
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或者是某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建筑也可以传达出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建筑外观和内在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的、更迅速的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建筑这些对于人类有这深远的影响与意义。接下来就简单欣赏一些建筑美景吧,通过这些图片,相信你会对建筑产生不一样的认识。
建筑摄影,顾名思义,是指被摄主体为建筑的摄影题材。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一栋建筑越是宏伟,摄影师所需要的个人阐释也就越少。所以对于那些宏伟壮丽闻名遐迩的建筑,我们只需尽量将其美好展示出来;而对于那些不起眼的建筑,如果你能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往往能拍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故对于你的问题,我从这两个角度来回答。
01 知名建筑摄影
作者:Filip Dujardin 比利时
作者:Frederic Chaubin 法国
作者:Hufton+Crow 工作室
作者:Iwan Baan荷兰
谢谢邀请,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想要获取更多摄影资讯也欢迎你关注我们。纵横视觉最近也会上线由建筑摄影师滕逸野先生所主导的建筑摄影课,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们来听。分享一些他的作品。
拍摄本身可视为再创作——通过二维手段展现三维实体。这一点就建筑摄影而言最为重要,因为建筑的体量通常都不小。当我们拍摄时,值得关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光影塑造的立体感,材料的质感与触感,纹理图案的几何感等等。从这些方面入手,通常能发现并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提到日本建筑师,国人更熟悉的可能是安藤忠雄、隈研吾等。之前学习时也曾接触妹岛的作品,当时仅从书本上看感觉没什么特别的,然而,自从去了金泽21世纪美术馆之后,却完全沉浸其中。当然,或许由于陈列的展品都是合自己胃口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可说是妹岛的设计作了很好的铺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巨幅风光摄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巨幅风光摄影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5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