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风光摄影胶片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风光摄影胶片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拍风景用什么胶卷比较好?
iso越高、需要的光量越少、感光时间越短,所以高iso的胶卷适合拍夜景,目前可以买的到的有富士的月光胶卷(iso1600),和英国伊尔夫的高感光胶卷(iso3200),都是适合拍夜景的。 而拍风景最好的胶卷,大家比较推崇富士rdp3反转和柯达的100vs反转片。
数码相机能拍出胶片相机的那种感觉吗?
数码相机发展到今天,已经很强大;但胶片的优势依然明显,那就是更加细腻的色彩表现。单从分辩率来看,135(全画幅)胶片相当于3000万像素左右,但其能展现的色彩范围在18~24bit色深。目前高端,甚至顶级数码相机所拍照片的实际色彩范围最多16bit(富士中画幅旗舰GFX100),售价十几万的‘飞思’ 中画幅数码后背(相当于电子胶片),也只能说无限接近50块一卷的富士135胶片的色彩。
其实数码相机的传感器(CMOS)是能够记录24bit色深的,但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损失,导致最终的画质不及胶片。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一定能拍出胶片的效果,但目前……只能靠后期模拟。
胶片机能做到的,目前数码相机基本都能做到。不过一个是长时间曝光的星轨数码相机还做不到,另外一个是胶片本身每一张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不同,譬如说一些黑斑。而胶片的颜色效果,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软件可以对此进行模拟了,也就是说胶片机的那种感觉,数码相机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同一张照片有着不同类型胶片的特质。
用胶片记录景色,是种什么体验?
实话实说,用胶片来拍摄风景,体验并不好,最终的结果也并不好。实话实说而已。
胶片摄影,最大的两个用途如下:
1,丰富自己的摄影知识体系,建立对于摄影史的完整的全面的认识。
2,用于拍摄一些纪实性质的摄影题材,比如说扫街,嗯,就是扫街了。
说实在的,彩色负片,拍摄风景,没啥意思的了
第一次用胶片相机,是用我舅的凤凰205,黄斑对焦,估光。那时我应该七八岁,对焦精准,估光大致差不离,就是构图天马行空,视觉中心十分飘忽。没想到,等到读大学再次使用胶片相机的时候,估光已经不会了,只能用有自动曝光或者曝光***的相机。
读大学的时候,我用理光KRIII配宾得的SMC Pentax-M 35/2.8,用那个机身纯粹是淘到了个带盒全新的,这个机型各种功能都有,有曝光***,全手动,有景深预览,快门也不错,日本产,也不贵,那时就300。宾得那头颜色很棒,配合柯达金200或者富士X-TRA400颜色非常棒,前者适合拍朝阳落日下顺光的颜色,后者在清晨午后的阴影下有极美的蓝色。
SMC Pentax-M 35/2.8拍的
现在,我常用的胶片机有两台,尼康F6,主要配尼康28/1.8G和适马50/1.4 Art两个头,我是28/50双头党。另外,我还有一台爱克发1535“大红钮”,这是一个德国的旁轴,20世纪80年代初产的,比我年纪大,各种功能都能用,非常皮实,镜头饱和度非常高,在中国互联网上有“色彩暴力”的美名。
爱克发1535拍的,因为场景、光照、胶卷不一样,这张图看着没上张艳,但如果都一样,我猜爱克发的红色都能够压一头
我拿胶片机是拍快拍、扫街、记录,不玩暗房,也完全不论失去曝光法或别的一些严肃的技术,拍完也就直接送冲洗店。在我看来,拿胶片机拍风景,和数码在操作上有两个不同。
第一个,是胶片机没法回看,不像数码机那样能够拍了就看一眼,看看对焦、曝光都怎么样。胶片就算洗得快,也得好几天之后了。这就造成拿胶片机拍照时需要好好计算各种参数。再加上很多胶片单反都是全手动的,曝光、光圈都需要自己调,拿胶片机练摄影其实是个体验很不一样、或许更高效的途径,毕竟这些落后的技术特点会逼着你提升基本功。
对了,胶片拍完不能马上看,还常常会制造一些惊喜。一些你之前没有印象的快门,洗出来后反而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感觉或许是使用胶片拍照的最大乐趣。
如果以拍摄清楚来论,这是张废片。但我觉得它糊得挺好看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风光摄影胶片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风光摄影胶片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6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