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摄影拍摄人物考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摄影拍摄人物考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拍人物,该给单反设置什么模式?
给人物拍照,得看拍什么样的照片:比如人物静止或者是相对静止的肖像类照片,没有太大幅度的动作,可以***用光圈优先模式,尽量的大光圈、小景深,让人物从虚化的背景、前景里突出出来。
设置大光圈,主体突出,前景、背景虚化。但是要是说多大光圈的话就不一定了,景深除了跟光圈有关,还与物距、焦距有关,景深太小,人物前后部分极有可能出到了景深以外,太大背景又不能达到背景模糊突出主体的目的。
如果人物是运动状态的或者是动作幅度较大,则应该***用快门优先模式,用速度比较高的快门速度定格人物,快门速度低了容易让人物“糊”。至于多少合适,跟光圈一个道理,需要个人平常善于总结。可以肯定的是,光线好的户外,小景深大光圈时,快门速度会更快,拍摄移动中的人物,基本是没问题。
拍人物,基于小景深的要求,一般光圈优先都可以搞定,因为光圈已经开大,快门速度达不到,也不用或者说没法调光圈了,唯一的是只能提高ISO。我在别的地方说过,千万别使用自动ISO了,这个时候例外,哈。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
当然是光圈优先模式了,我理解的是你所谓的人相,应该是拍妹子,一定要理解妹子的需求,肤白腿长显瘦,那就是大光圈+增加曝光+角度,构图,死白什么的无所谓,构图横平竖直也行,四十五度也行,然后找到她好看的角度就OK了
比如我拍的这张,直出的,后期在手机上磨个皮就OK了,当然,这是业余爱好撩妹子专用,要是职业收费的话,您就当我没说过
如果是在室外拍人物肯定使用光圈优先模式了,根据想要的拍摄效果,如果想拍摄背景虚化的人像就设置大光圈,拍摄合影或环境人像把光圈设置的小一些,快门让相机测光决定,自己集中精力捕捉人物表情状态最好的瞬间。在户外拍人不建议使用手动模式,那样你的精力可能就放在调整参数上了,不利于捕捉人物状态。如果是在影棚中的固定位置拍摄人物,建议使用手动模式。
你好 简单回答一下吧 ***档(光圈优先)可以是可以 方便只需要考虑景深的问题不过你想拍一下更有创造性的照片那就得要用m档(手动)了说实在我是建议你用m档 拍不好那就练还不行再练(如果你就是想拍着玩 ***档够 p档)熟练之后你看到什么样景光直接调好
个人感觉,其实仅说多大光圈适合拍人像稍显片面,这个还得看具体拍摄对象和拍摄者的拍摄意图来定。我理解这个问题可能的意思或许是:用多大的光圈可以虚化背景,凸现人物。这个问题我个人谈一点拙见,其实并不是拍人就一定要虚化背景,也不是只有虚化背景才显得作品高大上。现在不少人拍人像一定上大光圈定焦,一定用大光圈强虚化,但对自己的拍摄意图、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等等却思考甚少,这样拍出来的糖水片初看美好,但看多了难免感觉千篇一律、内涵不足,缺乏长久的吸引力。
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需要主体和环境(包括前景后景)的互相配合才能产生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吸引力。通过调整光圈控制景深固然可以产生丰富的画面层次,但不代表对环境要素的必要交待可以被忽视。很多著名的摄影大家,都在环境要素的选取和展示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就拿人物拍摄来说,比如你拍一个冬日里辛苦奔波的快递员,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前景是地上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裹,快递员蹲在地上,一手手持电话,一手揉搓自己通红的耳朵,画面带入感就很强,生动和富有感染力;这就比一个单纯的快递员虚化大头照要强一些了。可惜的是,现在真正愿意思考学习摄影技法的人太少了,更多的是拍完赶紧上传,说快看,我这个是2万的机身加1万的头拍的。你问他你拍这个图想表现什么,是如何构思、如何分配主体环境、如何创造和捕捉时机的,一无所知、一片空白。所以个人认为,过度关注拍人该用多大的光圈其实并不是拍好人物的充分条件,如果真的喜爱人物摄影,想在这方面有所长,有所建树,建议沉下心来,更多学习一些画面主体和环境布置的知识,拍摄前多思考拍摄意图,多做画面设计,那样就是有目的的去调控拍摄参数,需要强化环境就用大景深,需要凸现人物就用浅景深,而不会只是单纯纠结该用1.4还是2.0光圈的问题了。
人像摄影,什么情况下需要“自下而上”?什么情况下需要“自上而下”?举例说明?
这个是仰拍和俯拍的问题,也就是拍摄角度的选择。自下而上的拍摄,被摄物体有拉伸的感觉,拍摄人像可以显得人身材修长。自上而下的拍摄,被摄物体有被压缩的感觉,这个适合拍摄局部[_a***_],如果拍全身像显得腰长腿短,但有时为了表现整体动作,拍像武术太极拳之类的,也选择俯拍。不同情况,不同手法。
人像摄影所谓的“自下而上”主要指的是拍摄角度,也就是仰视拍摄,这种手法电视和电影用的比较多,一般是表现主角或英雄人物的高大全的英雄气概。反之,“自上而下”,也就是俯视拍摄,主要是表现反面人物的猥琐、阴险的形象,一般的人像摄影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很少***用这种手法。
谢谢你的问题,我的回答不知能不能让你满意。
你所说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也许指的是仰拍和俯拍。仰拍,是从下向上拍摄,机位低于被摄物体,仰角拍摄的特点可使景物拍得高大,低角度拍摄还可舍弃杂乱的背景,使画面简洁,主体更突出。俯拍,即拍照时机位高于物体,其特点视野开阔,场面宏大,这种方法多用于拍大场面。
在这里,我还想说的是,摄影师在面对被摄体时,也要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审视,比如,面对一位形象姣好、身材曼妙的模特,要考虑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如图一,在一个活动现场,环境没有选择,背景与环境不协调,而且“自上而下”打量***所站的位置,下部有杂乱、干扰画面的台阶,如果全拍进去,就没有人像的艺术感可言,拍7分身,尽管背景不理想,但通过背景虚化的方法,让画面的可视性好许多。再看看图二,就会让人感到大跌眼镜,纯粹成了一张“到此一游”纪念照。这就是人像摄影的“意境”“情境”的重要性。
作者所发图文系原创
拍摄人像,选择24-70镜头是否合适?
经验总结:24-70适合干活,拿来拍人拍景都可以通用性强比较方便快捷,但没有那些大光圈定焦虚化强。
24-70这个镜头喜欢的人爱不释手,不喜欢的人觉得鸡肋,这就要看使用人群了,说它鸡肋的基本都是不怎么用他干活,偶尔用来拍个人,感觉虚化一般,广角不广长焦不长,所以觉得不好用。
说它好用的人基本都是职业摄影师,他们靠摄影吃饭,工作室、影楼、拍摄婚纱、会议、人文纪实、这些题材都是他们拍摄的范围,因为24-70焦段便捷实用,使用起来不需要来回换镜头而画质又还不错。
合理利用焦段和拍摄距离依然可以拍摄出非常不错的人像作品,虚化也会非常好,这是喜欢他的人这么说。
24-70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优点是方便,快速,兼顾画质,什么题材都可以拍,用起来顺手,缺点是个头大,在某一个领域不如哪些大光圈定焦虚化好。
具体这个镜头适不适合没人可以说出准确答案,因为每个人使用环境拍摄要求都不一样,业余玩家专门拍摄人像,不如换个大光圈定焦拍,虚化好画质高,便利性差点也无所谓不着急,慢慢拍。
职业摄影师着急出片,片场不可能来回换镜头,24-70基本可以照顾到所有他们需要的场景,虚化差点但出片效率高,在真正为客户服务的时候拍得到比拍的好更重要,你镜头再好,来回折腾来回走位,很多精彩瞬间都错过了,这不是客户需要的。
拍人像,有人说24-70不适合,有人还就用24-70…24-70到底合适不合适呢?
这儿说的人像,应当是几近专业的那种人像摄影拍摄。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24-70确实不是最好选择的镜头,过去我们常听说24-70是一个干活的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楼等最为常用的一个镜头,焦距的长短最为适合,方便,一款镜头可以胜任众多客户的要求。
我们也都知道,拍摄影棚客片,一般是都有着背景布,所以背景的问题可以不用考虑,而只要把人像拍摄清晰就行,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大量的后期制作就行。
但是我们摄影爱好者就不行了,只是因为爱好而拍摄,所以在后期制作上就只是简单调一下色之类的,不可能大面积更换背景之类。而24-70镜头来说,虚化肯定不如定焦或是大光圈长焦镜头,锐度肯定上也是无法和人像常用的几款定焦镜头相比了。
因此它不是摄影玩家常用的人像专用镜头。
有人调侃说:24-70是啥都能拍,而啥都拍不好的镜头。
对于这款镜头适不适合拍人像,个人觉得可以,不管是哪款镜头都可以拍人像,只说明你对人像拍摄的水准要求不高,若要想出高画质,锐利的人像摄影作品,还是用人像镜皇85 1.2,85 1.4的人像镜头吧。微点之感,欢迎关注点评。
不合适。拍摄人像最合适的镜头必定是定焦镜头,而2470则是一只“万金油”镜头,或者称“工作头”,也就是说,这个镜头貌似什么都能拍,最好只是一种记录,效果一般,甚至什么都拍不好,更不用说人像摄影了。喜欢或者专注拍摄人像的摄影爱好者,绝大部分都是选择定焦镜头,来作为自己的主镜头,变焦镜头则多选70-200f2.8这样的经典***镜头。
24-70f2.8虽然是大三元之一,但是它是个综合镜头,平时作为单位的一个工作拍摄,拍个什么会议,领导讲话,职工活动,大合影啥的,是很不错的一只工作镜头。家庭拍摄生活记录,孩子成长经历,旅游拍摄等等,是完全可以。摄影爱好者,如果把它经常用来拍摄局部风光,扫街,人文纪实等,也还是不错的选择。***如你专心致志拍摄人像,就不要用这个镜头了,赶快入人像定焦镜头吧,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拍人像的话24 70不太合适,这个头适合旅游挂机,没有大光圈总是有点遗憾,所以买大光圈的定焦如85 1.4会更好些或者70 200排室外人像也不错很多影楼也是用这个头。
入手什么焦段镜头拍人像和花卉最好?求推荐?
拍摄微距作品,前期应该选择什么镜头?
旺灵龙
微距摄影,就是近距离拍摄微小物体的总称。让人们看到围观世界的精彩与神奇。通常微距摄影作品的成像大小与实际大小的放大倍率约为1:1。微距摄影指照相机通过镜头的光学能力,拍摄与实际物体等大(1:1)或比实际物体稍小的图像。例如要拍摄一朵直径为21.6mm的花朵,它能填充35mm胶片(斜线长度为43.3mm)的一半面积。在照片中,花朵被放大的倍率为43.3:21.6即2:1(2倍)。微距摄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间,严格来说应该在1倍到10倍之间。微距摄影,就是近距离拍摄微小物体的总称。让人们看到围观世界的精彩与神奇。通常微距摄影作品的成像大小与实际大小的放大倍率约为1:1。
一、景深控制,手动对焦
微距摄影指照相机通过镜头的光学能力,拍摄与实际物体等大(1:1)或比实际物体稍小的图像。例如要拍摄一朵直径为21.6mm的花朵,它能填充35mm胶片(斜线长度为43.3mm)的一半面积。在照片中,花朵被放大的倍率为43.3:21.6即2:1(2倍)。微距摄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间,严格来说应该在1倍到10倍之间。
1、景深,别用大光圈
景深三要素就是光圈、焦距、拍摄距离。
刚才我们提到了要使用微距镜头和近距离拍摄,这两个设置都会给我们带来浅景深,就是背景虚化,清晰范围较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摄影拍摄人物考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摄影拍摄人物考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7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