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摄影静物特写教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摄影静物特写教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给花拍摄特写?有什么技巧吗?
给花拍特写要注意天气、构图、角度以及距离问题,花朵属于静物拍摄,在拍摄技巧上较为简单,拍摄难度较小。
拍摄花朵时,选择有阳光的晴天较好,晴天光线充足、明亮,拍出的花朵浓郁与环境较为和谐,但并不是说其他天气不能拍摄,只是晴天拍摄效果较好。
拍摄花朵时,构图是较为重要的部分,在拍摄花朵时我们可以使用对角线构图、三分法构图、三角形构图等等,虽然这些构图方法在摄影中很常见,但却能给花朵带来自然而不拘束的感觉。
例如上图莲花的三分法构图,将主体放在三分线上显得自然而不呆板,凸显出莲花的亭亭玉立。
再如上图的花朵,放在对角线位置也是常使用的构图法之一。
许多人拍摄花朵时会选择俯拍,这是常用的拍摄角度,但是如果条件允许,为何不试试仰拍?仰拍能营造出花朵挺拔的姿态,顺光环境下以蓝天为背景拍摄花朵非常纯净;而逆光下,让光线透过花朵则能拍出花朵的通透感。
摄影老法师做一个专业的“***花大盗”
这篇文章深扒拍摄花卉必学的八大招,可以说是“娘心”技术贴了,建议转发收藏,拍花拍草就打开看看。
1、运用“减法”。
再拍摄花卉时,应尽量做“减法”,减少不必要的元素,避免干扰主体表现,保持画面简洁
2、背景虚化。
背景虚化不仅可以使画面简洁,同时可以利用色彩对比突出主体花卉,因此可使用微距模式或微距镜头拍摄。
3、构图优美。(之前有文章专门写了构图,可以去看一下)
在按下快门前,脑海中应有拍出来照片的大概构想。通过合理安排花卉的位置,达到均衡美观的画面效果。
4、拍摄时***用逆光。
拍花卉特写,首先要选对镜头,一般定焦镜头,前物距容易忽视,还要看花朵的大小 ,花朵大的,像牡丹花,,花朵大,厚度深,要想把花朵都照清晰,至少要离花2--3米远,因此,选啥相机很重要,镜头也重要,背景距离也要选好,光比要利用好,等
拍摄特写或者是远景适合用什么类型的镜头?
关键是买头时最好都选择“F2.8”的头,这样使用起来好操控光圈,***光,很得心应手。与F3.5 或 F4的头会有截然不同的操控度。
就尼康而言:
定焦F/1.4的大光圈,完美!虽好,但很贵。发烧友可以拥有,一般玩家买太多头背出去很累的,要考虑使用的出发点。
105mm F/2.8是个很不错的闲头,既可以拍微距,又可以拍人像,品质佳。这一款也是尼康比较经典的微距头之一,价格也还可以,拍特写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喜欢玩微距就买这个。
上图是105/F2.8 Nikon D300s 用手端着趴地上拍的。
下面是尼康大三元,都是F2.8/一般这一组就够啦,可以应付任何需求。
首先再次感谢邀请回答 拍摄特写的范围很多有人物特写 静物特写 花草特写 这些特写如果要求不是很苛刻的话咱单反相机自带的套头都能满足就是人们的需求。就是常说的狗头。 如果是专业的摄影想拍出高清晰的图片用于商业就需要高品质的专用镜头拍摄。当然镜头的价格也是很高。比如花草和静物需要微距镜头拍摄 人像外景需要定焦镜头 85定焦镜头 135定焦镜头 室内人像35定焦镜头 。 如果是远景拍摄一般专业的摄影师都是使用广角镜头比如说14 24 16 35 再就是长焦镜头70-200 还有长焦定焦镜头价格更贵!我发几张用套头拍的照片 再发几张用定焦拍的照片 给喜欢的朋友做个参考 对于初学的朋友不懂的地方可以留言交流。以摄影交友广交天下朋友。
2
3
特写镜头
2
3
定焦镜头
2
3
感谢邀请。针对你这么明确的拍摄目的,从功能性,实用性和性价比的角度考虑,建议选择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这支镜头包含了85mm,135mm,180mm这样的主要人像特写焦段,非常实用,就算拍远景风光,这款镜头也有较强的实用性(要是配上增距镜,更能强化它的远景拍摄能力)。而且这款镜头是佳能***招牌镜头,光学素质优异。要说不足,那就是比较重,长时间持续拍照可能需要多耗费点体力。
佳能还有一款轻便又便宜的定焦专业人像头EF 135mm f/2L USM,虽然这款镜头素质优异,价格也只有前者的一半,但用途比较单一,功能和实用性上远不及前者。而且要满足全部不同的特写拍摄需求,这一支定焦头显然是不够的,要是配上几支定焦头,那成本可就很高了。所以我不建议优先考虑定焦头。
如果你还有微距题材的拍摄需求,建议再配一支佳能百微。这样基本就可以搞定绝大部分的特写拍摄需求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摄影静物特写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摄影静物特写教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7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