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8风光摄影大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2018风光摄影大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用单反去拍风景照片能卖钱吗?
只有经过好的拍摄题材和有创意后期制作出来的照片才有可能卖钱的。推荐个网站给你这是个国际性的专业摄影社区,在这个社区里的所有照片都需要经过买卖才能得到,你也可以在这个社区里创建账号来贴出自己的照片如果有人想要的话你也可以出售的。不过这是个英文社区没有中文显示所以英语苦手的人会比较麻烦。
摄影在什么情况下得先“踩点儿”呢?
摄影中的“踩点儿”,本质上是一种“实地考察”,提前去现场获取与拍摄相关的必要信息,以便做好拍摄行程规划和拍摄任务安排。我认为以下几种情况是应该先“踩点儿”的:
1、体育赛事、晚会表演等重要大型活动;
日出和日落对天气和地理位置都有较高的要求:天气要晴朗,如果有朝霞晚霞更佳;所在位置有足够高度,无明显建筑物阻挡,视野开阔。
如,深入某个山村做个“专题类”报道。这类拍摄有较高的难度,一方面,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沟通起来有难度;
另一方面,如果对当地生活习惯没有足够了解,很难拍出有深度、有见解的照片。因此,提前踩点必不可少,甚至还要与当地人生活一小段时间,进行“沉浸式”体验,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当地人的人文风俗。
摄影在什么情况下,得先踩点儿?
许多门类的摄影。如风光摄影、商业摄影、特定环境的人物摄影等等,要做到有备无患,都需要事先踩点儿。
就拿风光摄影来说,当你选择了一个拍摄的区域,不要急着拍摄。最好多走走,多转转。对你选择的拍摄对象,在什么角度?什么方位?什么时间段?什么季节?什么样的气候条件?能拍到什么效果的图片,有个预见,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拍摄到好的风光片。因此拍摄前的"踩点儿"对风光摄影很重要,这就是常说的天时地利对风光摄影的重要性……
举几张作者在2000年前后拍摄的漓江图片为例。图一,是在兴坪镇板朝山附近拍的霞光剪影图片。当曰天气并不好,阴天。作者在望江楼小旅店休息。下午五点多出天台时,观察到西边天空的云层开了一个"口",于是预见可能会出现晚霞的景色。立即带上器材下楼驱车赶往早已踩好的拍摄点。等赶到拍摄地,架好相机,天公作美,拍摄到了这一瞬间。
后一组图片同在相公山一处地点。只是用不同的季节,时间,气侯,拍摄的同一角度的图片。可见,"踩点儿"的重要。
摄影:卫星(彩色反转片)
【谢谢头条邀请回答】
一、是日出日落。
自己总结的不一定正确,只是自己构图想要的图片,请各位老师指正。
自己构图想最好有一位跑步的人,从雾中跑出来,可是效果不好,最后发现人向雾中跑去效果要好一点。
只拍蓝天意义不大,最好有人走出道口。
摄影在什么情况下得先踩点儿?
个人认为在这几种情况下得先踩点儿
1,对天气时间有要求的风光片。
要拍某个地方的日出日落,就得先去踩点儿,不然连哪里是东边西边都不清楚,如果拍日出日落。拍云雾也是这个理儿,你得事先寻找好最佳拍摄点,然后在天气合适的情况赶往拍摄。
日出日落,云雾晚霞,这些稍纵即逝的现象都需要做前期准备的。
2,拍毕业照也得先踩点。
如果你连学校也没事先去过,没有几个预定的摄影点。就这样当天前往拍摄,还得为寻点费心费时,那么多人等你好意思么。
3,环境人像,也最好事先踩点。
预想拍一张樱花树下的人像,得事先踩点吧,这棵适合的樱花树在哪得事先踩点,花儿开了否,也得踩点,而且可能还踩了不止一次二次。
以上是我对踩点儿的一点个人见解,欢迎关注,谢谢阅读。
外出徒步或[_a***_]时,摄影没有事先踩点,只是特别注意观察周边环境,遇见美的风景和人与物等适合摄影的题材内容,马上掏出手机,头脑迅速构思,进行拍摄。如果当时天气阴沉,刮风下雨,拍摄的图片、短视频效果不好,(徒步都是在当地家乡比较方便,旅游随团走马观花,就没有办法啦)可等待天空晴朗,再重返原地拍摄。
什么样的单反镜头可以称为“一镜走天下”?
从摄影的目的为出发点:随便照相玩玩,一镜走天下的镜头很多。列如24-3000一体机,28-600镜头。如果是拍摄影作品类的,没有一镜走天下的镜头(故而镜头厂商不是傻子)。
什么样的单反镜头可以称为“一镜走天下”?
关心、好奇和讨论这个话题的朋友非常多,我也是曾经想过好长时间,如能如此那该多好!但是,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
所谓“一镜走天下”,只是一种形容和表达,意思是说用某一支镜头就能适应很多或者大多数场合的拍摄,免得配置很多的相机镜头,花上大笔的银子,也省得像个苦行僧一样携带大批武器而负重前行。
往大处讲,什么样的相机和镜头都能完成拍摄,既能拍风光,也能拍人像,能拍摄花卉甚至还能“打鸟”;比如现在的手机,几乎***拥有、个个会拍、什么都能拍,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这就存在着两句话,一句叫做一机拍天下,一句叫做一镜走天下。一机拍天下,是说一部手机拍遍天下,说是“能拍”;一镜走天下,是说一支镜头在手,能“拍好”天下。事实上,无论是手机还是单反或其他,真的能拍天下没问题,真的要拍好天下就很难说了。谁都想既要马儿跑,又想马儿少吃草,这样的“马儿”还是真的是很难找。
反过来说,要是真的有某一支镜头能够“一镜走天下”,为什么还1有那么多的相机、镜头厂商乐此不疲、不厌其烦地推出各种各样的镜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摄友,会去不断地添置各式各样的镜头呢。
第一、不同的镜头都能完成拍摄。这个***明白,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手机。
第二、不同的镜头适应不同的需求。有人说,镜头制造商是有意设计和制造了那么多的镜头群种,大部分都是骗人的,是想掏空我们钱袋子。这个说法显然不对。事实是长焦有焦长的好,短焦有短焦的利,为适应而研究,为需要而生产,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拍摄题材、拍摄风格和个人使用习性,最好是配齐所有的镜头,但这是不现实的。
第三、相对而言,比如像24—70/2.8,它的适用范围很宽很广。24—70/2.8镜头是出活儿的干将。24—70/2.8镜头属于中焦段镜头,起于24止于70,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短”端可用于风光拍摄,“长”端可用于人像拍摄,中端可用于人文和人物活动拍摄。
它的成像质量有口皆碑,无论是明暗对比还是色彩还原,无论是细节刻画还是画面质感、锐度等,都有很好的表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8风光摄影大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8风光摄影大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rw.com/post/78299.html